第632章 殺無赦(第2/2頁)

雖然《紙牌屋》是部主要角色都壞到流膿的劇集,但這方面的情況還是要避免。

除了少數族裔,LGBT也是不容忽視的群體。

LGBT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四種人群的合稱,以前這些都是美劇和喜劇電影裏面調侃的對象,但到新世紀之後,隨便調戲這些人極有可能會惹來大麻煩。

一般情況下,面向大眾的美劇,每部都有那麽一兩個主要角色不是白皮膚,同樣每部都有那麽一兩對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有些還有變性人或雙性戀。

這不是巧合!

事實上,在每部長篇美劇裏安排進少數族裔和LGBT人群,是當下美劇編劇都必須做的一項工作,如果缺了這些,就是嚴重的政治不正確。

換到《紙牌屋》上,男主角弗朗西斯·安德伍德在後幾季的性取向,也頗為耐人尋味。

如同墨菲策動的計劃一樣,這與好萊塢的特質分不開關系,好萊塢地處美國民主黨最大的票倉——加州,圈內人員普遍標榜自由追求解放,所以就形成了美國影視界的政治正確——無條件支持LGBT,所有族裔親如一家。

於是就看到了各種膚色齊備,一對同性戀作為標配的各種美劇,其中“標配”同性戀的風潮大概從2006-2008年左右開始,有一些劇目在此之前並沒有安排同性戀人物出鏡,怎麽辦?

常言道,沒有麻花現給你擰,沒有拉拉現給你掰!

這一點,別說是大眾的劇了,就連有線台播放的電視劇都不例外。

《紙牌屋》主要用於網絡點播和DVD銷售渠道,尺度會比無線台的大眾劇寬,但墨菲不會讓它像《權力的遊戲》那樣又黃又暴力。

所以,像《權力的遊戲》那樣畫面中直接出現死小孩的場景,是非常不適合在《紙牌屋》出現的,甚至有些關於小孩受到傷害的場景,他也不允許直接出現在畫面中。

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們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的畫面中,是會被嚴格保護的。

既然《紙牌屋》的定位就是大眾劇,墨菲當然不會讓劇本中直接出現關於小孩嚴重傷亡的畫面,在某些地方的影視劇裏面,很多編劇和導演都會用小孩的死亡來烘托氣氛,甚至有些畫面的尺度非常大,卻從來都不考慮這些東西可能是給未成年人看的。

所以《紙牌屋》的編劇們,如果想用力煽一下情,烘托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有多壞之類的,必須想另外的辦法,如果想寫死個把小孩實現這一點,不說別人了,墨菲就會立刻炒了他。

這部劇嚴格說起來是一部網劇,但墨菲制定的標準,不會比無線台的大眾劇標準寬太多。

在審查中,他就看到了一段可能會讓人聯系到歧視同性戀的弗朗西斯·安德伍德的台詞,立即打電話給負責編寫的編劇,告訴他必須在十個小時之內修改完畢!

因為根據這幾年的經驗,黑人角色固然重要,但保護同性戀不被歧視更為重要,無論是誰,歧視同性戀都要“殺無赦”。

就在幾年之前,好萊塢出現過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實習醫生格蕾》第一季的設定中,男一號、女一號是白人,兩人是一對情侶;男二號是黑人,女二號是亞裔韓國人,他們這對情侶則構成了劇中種族方面政治正確的根基。然而這位男二號繼承了腦袋秀逗的特質,在某一次接受采訪中,不小心流露出了一些對同性戀群體的歧視,這下輿論炸鍋了。

媒體和觀眾紛紛要求這名演員賠禮道歉,並從劇中消失!

結果呢?結果就是劇組乖乖按照觀眾要求,先讓這位黑人演員誠懇道歉,再與他終止合同,踢出劇組。因他是劇中男二號,所以給他安排了一個結局:在婚禮現場“悔婚”,突然腦子斷篇,說“我不想結婚了,給你自由吧,拜拜”,然後從教堂走出去,自此徹底從本劇消失,留下那個韓國新娘在教堂的風中淩亂……

合理嗎?從劇情上講,很不合理。必須這麽做嗎?必須,因為觀眾有呼聲。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觀眾倒逼劇情的例子,而美劇中幾乎所有的審查,都來自觀眾,所有的禁忌,也都來自於觀眾“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