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私刑代替法律(第2/2頁)

這也讓克裏斯·丹恩更加清楚,想要為父親報仇,需要付出很多。

他努力訓練,學習各種技能,變得勤奮無比,卻始終無法克服對於黑暗的恐懼,黑暗就像是溶解了他父親的那池瀝青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你不了解的事,永遠都讓你害怕!”

他的教父雷納是一位傑出的搏擊大師,不但身手了得,似乎還懂得人心,“想要報仇,你必須以弱勝強,想要以弱勝強,你要讓人心生恐懼,想要讓人心生恐懼,就必須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雷納陪同克裏斯·丹恩訓練、打獵、潛伏……用細心的教導幫助他克服了內心的恐懼,並且克裏斯·丹恩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戰勝邪惡的敵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化身為恐懼!

埃德蒙·普林斯頓很認可這個理念,“想要讓陰險狡詐的敵人害怕,就要讓他們感覺到恐懼!”

這部影片的前二十多分鐘,展示的全部是一個男人如何一步步克服心理恐懼的過程,並且用簡練的手法,非常清晰的介紹出了雷納、克裏斯·丹恩、林奇警長和傑伊·蕾切爾幾個主要人物。

林肯藝術中心裏,托德·麥卡錫也是這種想法,雷納和克裏斯·丹恩塑造的非常成功,這個開頭看起來就像是個簡單的復仇故事,但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卻讓角色有血有肉。

想想的話,也是這麽個簡答的道理,任何一個孩子童年時經歷過如此慘痛的事件,怎麽可能不產生心理陰影?這種陰影非常難以克服,也不是說時間長了就能淡化的,克服它絕對是一個相當苦難的過程。

墨菲·斯坦頓用這二十多分鐘的時間,清晰的給人講述了恐懼對於人的影響。

托德·麥卡錫在自己的本子上面寫下了“恐懼”這個詞,這個故事雖然現在看起來像是個簡單的復仇故事,但他認為絕對不會這麽簡單,墨菲·斯坦頓的電影可不是隔壁漫威那種簡單無腦的爆米花。

他相信故事肯定會很復雜,這絕不是一部簡單的講述復仇的影片,從墨菲·斯坦頓的風格和幾支預告片來分析,這更應該是一部異常黑暗和沉重的風格化電影才是。

這前二十多分鐘的影片,畫面確實散播這濃郁的黑暗色調,但主題看起來還不是特別的沉重,僅僅是主角克服恐懼而已。

那個雷納應該不是好人!

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是托德·麥卡錫,黛西也這麽認為,她聚精會神的盯著銀幕,腦袋卻在告訴轉動,從雷納的所作所為來看,非常像是一個非常好的教父,但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黛西是老資格的墨菲·斯坦頓影迷,她從看電影以來,除了《死侍》這種逗比黑色電影,還沒見過墨菲·斯坦頓哪部影片裏面的主要人物會是如此的好人,哪怕《鋼鐵之軀》中的超人都比不上。

畢竟超人大戰時還誤殺了很多無辜的民眾,這位雷納似乎一心只為幫助克裏斯·丹恩報仇……

不對!黛西馬上意思到了問題的所在,在訓練克裏斯·丹恩,指引他克服心理障礙的時候,雷納頻繁提及到了正義和復仇。

特別是他鼓勵克裏斯·丹恩重新回歸紐約,因為殺害他父親的兇手還沒有得到正義的審判,而灌輸給克裏斯·丹恩的信念則是:想要讓正義伸張,就必須完成復仇!

這話聽起來是沒錯,問題是紐約不是中世紀,這裏有政府、有警察、有法院,有完善的司法制度,以私刑來伸張正義的觀點真的正確嗎?

能坐在這裏觀看《混亂之城》提前場的,基本都是成年人,墨菲的這種影片向來不是青少年無腦爆米花那盤菜。

他的影迷最大的特點,就是有一定的生活經歷,能以自己的觀點適當的思考問題。

產生這種想法的不止是黛西,還有很多其他的影迷。

殺害老丹恩的兇手等待著法律的審判,雷納卻讓克裏斯·丹恩以私刑代替法律,這合適嗎?他真的是為了幫助克裏斯·丹恩復仇?難道他不知道,只要克裏斯·丹恩跨出這一步,就會成為臭名昭著的通緝犯嗎?

觀看《混亂之城》的影迷邊看邊思考,旁邊的影廳裏面,大批的影迷咯嘣嘣的嚼著爆米花,樂呵呵的看著《雷神》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