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琵琶語

原諒作者在這裏用邪魅這個詞語吧,因為此時秦觀那上挑的嘴唇,以及最不羈的眼神,都自帶著邪魅的屬性。

那種花花公子的撩人勁兒,此時在他的身上,被十分深刻的給體現了出來。

而在鏡頭後邊的徐靜蕾導演,此時才明白,姜文前輩為什麽會為她推薦秦觀演男主角。

只有秦觀這種在沒有受到中國式演技訓練過的璞玉,再經過西方大電影拍攝手法雕琢後的演員,才能夠演繹出,那個年代的中的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一幹留洋少爺和文人們的真正的做派。

這是已經溫潤內斂起來的姜文的演技,所達不到的放的效果,因為那樣的角色,並不適合他。

但是,卻是該死的適合秦觀!

就仿佛這個奧地利作家的所有的筆觸,都將靈魂與精華贈與了秦觀,等待了近百年的歲月,終於迎來了這部書籍中的真正的男主角一般。

蓬蓽生輝,增色無邊。

隨著鏡頭的繼續走動,瞬間拉回了徐靜蕾已經有些放飛的思緒,而已經將摩托車停在了大院門口的秦觀,則一個瀟灑的跨車,就將穿著及膝馬靴的大長腿,給邁了下來。

頗有點紳士風度的他,仍不忘記回頭向著打攪了對方遊戲的一眾少女們,抱歉的揮了揮手,他高大挺拔的形象,以及瀟灑隨意的微笑,都讓這些春心被觸動的少女們,愣在了當場。

沒有劇本規定就應該這樣的演繹,也沒有台詞的硬性要求,可以的去約束著她們此時的靜默。

可是這七八個年輕的小姑娘們,有一個算一個的,都齊刷刷的看著秦觀的背影,他的黑色的皮衣,以及他最後離開眾人視線的黑色高筒靴。

鏡頭中,沒有了任何人的存在,只留下迎接著秦觀少爺的老管家,隨著主人默默的離去的長跑馬褂。

“停!”

膠片的運作十分的精確,而提醒和那些小姑娘一樣愣神的導演的是,攝制組的攝影組長李平平,這個徐靜蕾專門從台灣邀請過來的攝影大師,她也十分明確的與投資者之一的秦觀講明了邀請對方的原因。

實在是因為李平平對於民國戲和這個年代的劇目的拍攝太過於理解了,而作為一個拿了多個攝影獎項的台灣人來說,請她來拍攝這部戲,絕對不會虧本的。

所以在這種時刻,就體現出了一個優秀的攝影師的價值,如同秦觀的每一部大作,都有一個業界有名的攝影師一般,充當著導演查缺補漏的啟明燈。

第一個鏡頭竟然如此的順利,讓在國內已經習慣了反復拍攝的徐靜蕾的劇組成員,都莫名的感覺像是缺了點什麽。

不過下一個鏡頭,就沒有那麽的美妙了,因為這就是林園小姑娘與秦觀的一次美妙的單獨的邂逅。

也是他們的第一次的相見,更是這個小姑娘悲慘一生的開始。

因為她愛上了他,愛上了一陣風,不會為任何女人停留的風。

還是在這個大雜院,少女時期的徐靜蕾:林覺,正朝著上學的方向奔跑,而無法停下來的速度,讓她一頭撞進了正要進院門的秦觀的懷抱。

兩個人結結實實的抱在了一起,而頗有紳士風度的秦觀,則是在聞到了懷中少女的馨香,在觸碰到了嬌嫩的懷抱之後,十分有禮的將雙手高高的舉了起來。

不能對一個陌生的女孩有任何的失禮,這就是一個真正的花花公子的覺悟。

風流但不下流,之於古龍手下的陸小鳳,或是左擁右抱的楚留香,頗有那幾位花花大少的韻味。

而當容資俊朗的秦觀與他懷中的少女分了開來,那個因為高大懷抱所停下來的女孩,卻漸漸的揚起了她的頭顱。

此時的林園是十分的緊張的,因為她一直在心中不停的想著對面的人是秦觀,是秦觀,而這個念頭,就如同一個魔咒一般的怎麽也停不下來。

攝影師李平平卻不管鏡頭中的兩個人的表現,只是在最恰當的時機,將秦觀的正臉大特寫轉向了他的背後,給了林園一個臉部的大特寫。

徐靜蕾導演在場外默默的為這個小演員打著氣,希望她不要被秦觀一旦進入拍攝狀態之後的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場所影響。

但是她們幾個看著面色發白,已經擡頭都開始顫顫巍巍的林園,都在心裏大念了一句糟糕!

這個小姑娘還沒開始演繹一個少女情懷總是春的鏡頭,就已經陷入到了新手最容易犯的誤區當中了。緊張。

而當這個哆哆嗦嗦連眼神都僵直的林園完全的將頭給擡了起來的時候,卻瞬間的被站在了她面前,足足的高了一個頭之多的秦觀的眼神給吸引住了。

在背對著攝影機的鏡頭中,所有的人都看不到秦觀在短短的這幾秒的拍攝中他的表情,只有一個被剃了短發的後腦勺出現在攝影機的鏡框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