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神秘光點

“可是沒用啊,一個小三輪就出溜溜的推走了,根本抓不住。在這做生意的都是老街坊,只要這城管一露頭,那消息立刻就能傳遍這一公裏多長的大街。”

“等他們到了,連根毛都抓不住。反倒更給這條街的食客增加了樂趣,嘿!那每天晚上大家這個歡樂啊,城管追,小販跑,吃客們也跟著小吃攤跑。”

“你說為啥?串還沒烤熟,餛飩還在鍋裏,自己的錢都掏了,不跟著跑等著賠錢啊?”

哈哈哈,秦觀一想到這場景就樂了,這不就是自己曾經在Y市做小生意時的翻版嗎?只不過這裏的人更沒溜兒點。

劉曉陽一見大家這麽有興致,就更來精神了,繼續說到:“東成區政府一看這不行啊,堵不如疏,幹脆把這條街直接給做規範點吧,於是從開始的排斥強管到了後來的扶持特區,商委還把這裏命名為‘東內餐飲一條街’。”

宿舍裏的眾人聽著,哎不錯啊,原來還有這樣有意思的故事,可是這是鬼街啊,怎麽又變成現在這個簋字了?

劉曉陽一攤手:“只是由於‘鬼’字終究不雅,於是東城區委的工作人員們就開始冥思苦想的要為鬼街易名。”

“在這裏經營的老板們一聽,這哪裏能幹啊,這裏的風水就靠個鬼字!改了名不就破壞了風水,今後在這裏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說到這裏,劉曉陽左右看看,將腦袋湊到大家面前,小聲的說:“不外傳啊,據說請了風水局上的大家過來了,至於是商官局還是這裏的老板們,這個就無從考據了。”

“大師發現有這個音同字不同的‘簋’字,而且這個字還能和吃沾上邊,商管的工作人員裏也有高人,就把這字從字典裏給拿出來了。”

“東成區政府就在東直門立交橋鬼街一側的橋頭做了一個‘簋’的大銅塑像,於是就有了這個文明的‘簋街’。這就是簋街的起源了。”

哦,大家這才恍然大悟,但是這和劉曉陽選的這家曉林火鍋店有半毛錢關系嗎?

劉曉陽用鄙視的小眼神看著眾位,說道:“連曉林火鍋店都不知道,還號稱是老饕,都是些屁!”

他剛說噴完哥兒幾個,腦門上就挨了幾巴掌,“老老實實的接著說,在坐的哪一位是首都人了,說你胖還喘上了。”

劉曉陽挨了幾下揍,老實了,一邊拿筆在菜單上畫勾勾一邊繼續說。

“這曉林火鍋早在10多年前,叫曉林菜館,那時候這條街,就孤零零的幾個店鋪,一條小土路,真真的老北京的胡同。那時候的人晚上沒有吃飯的地方,也沒有人吃夜宵。”

“這街上某一天就來了夫妻倆,開了一家小鋪子,3元一盤的魚香肉絲,炒米飯,1毛錢一個的醬雞頭,賣的最火的1元一盤的涼菜;騎車子下班的人會要上一盤拌腐竹、一瓶酒……”

“這就攢上人氣了,每天傍晚兩口子要關店門的時候,總是有幾個光點點在鋪子的門板上晃兩下,這兩個人就覺得奇怪了。”

“後來老街坊說了這條街的傳說,兩口子就想,這是哪路的大仙要晚上來吃飯?既然這裏臨街,路上車多,晚上肯定有吃飯的,咱就等吧。”等人也等鬼……(同志們都明白了不?)

“剛開業時,白天周圍會有些客人;晚上一個客人也沒有,整條街上就這裏通宵開燈,賠本賺吆喝,當時全首都也難見到一家24小時營業的,過路的人們口耳相傳,‘東直門那有一做夜宵的’,幾個月後曉林菜館晚上的客人多於白天的客人了。”

“那些小光點等到晚上的聲聲鼎沸了之後,就再也沒出現在門板上。”

“呐”劉曉陽將手裏的菜單一甩:“服務員點菜!”就不言語了。

大家齊齊的問到:“然後呢?”

劉曉陽奇怪的回到:“然後?什麽然後?然後就沒了啊,大家一看晚上人不少啊,於是就開了第二家,第三家,這條街就火起來了。”

嘿這虎頭蛇尾勁的,那些光點是什麽大家有了數,至於最後的傳聞為什麽從這裏翻了篇,就無從得知了。

老板和老板娘都諱莫如深,這也許就是他們生意興旺的源頭。

至於現在,宿舍裏的眾人都將注意力轉到吃的上邊來了。

話說,劉曉陽同學十分的狡猾,趁著大家不注意,點的全是自己愛吃的。等菜都上了桌大家才反應了過來,自己被晃點了一下。

不過算了,看在上來的菜上,大家也原諒他了,麻辣小龍蝦是按只算的,4元一只,一人先來了20只,一個熱氣騰騰的大盆就端了上來。

劉曉陽點的是鴛鴦鍋,果汁則是免費的,幾個人趁著配菜還沒上齊的功夫,埋著頭就啃起了龍蝦。

作為一個老饕,什麽最重要?那就是專業。

小龍蝦大家應該都熟悉,都吃過,但是有幾個人是用最最完美的方式吃掉你手中的小龍蝦呢?我敢肯定估計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