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顯和隱(第4/4頁)

陳至陽說到這裏頓住,李虎丘道:“所以一些不屑出仕做官的世家子弟便成立了顯門?”陳至陽額首道:“賊王大智,的確是這樣,顯門中人承襲的是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九種學術,王一山先生承襲的便是墨家精神。”

李虎丘知他還有下文,額首不語,示意陳至陽說下去。陳至陽繼續說:“如今華夏境內西人文化大興,眼見國術傳統妙技將要凋敝失傳,顯門中人蟄伏日久,靜極思動,便有人希望能復興我國術學派之精華,於是便派了門人子弟出山,結交權貴推行國學,欲揚我國術奇技之光輝。”

李虎丘道:“這是一件好事啊。”

陳至陽道:“的確是好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顯門中人多驚才艷羨之輩,又都是世家傳承各有絕學在身,彼此間難免意見不能統一,其中王先生一門便認為光大傳統學術需要與時俱進,循序而做;另有崔姓雜家一位長者的觀點卻與之相反,他認為時不我待,要越快越好,最好的方法便是想辦法在官方中發展勢力,二者之間爭的不可開交,終於把顯門分成了兩派。”

李虎丘道:“先生說了這麽多辛秘,的確令在下大開眼界,但這跟羅小寶又有什麽關系?”

“賊王稍安勿躁。”陳至陽道:“這便說到關鍵處了,現在崔氏顯門為求迅速光大傳統學術,竟與上三門中另外一個門戶隱門聯合到了一處,這隱門不知賊王可知道其來歷?”

李虎丘道:“這倒是聽一位前輩長著說起過一些,據說是當年明洪武傳位於建文帝,卻被燕王南征擊敗,而後生死不知,建文余黨皆成反叛,不敢擡頭見世人,只得隱藏在深山大澤中,以暗殺陰謀等手段企圖推翻朱棣的皇朝,但經過多年努力,卻始終未能如願,反而被朱棣和其子孫的錦衣衛和廠衛誅殺的東躲西藏,大明三百年,這些人始終不敢見人,後世發展漸漸形成一個隱蔽的門戶,便是隱門,因其所策劃的都是大事,絕非下五門中貓竊鼠偷之舉,因此才位列上三門中,看來陳道長真正要告訴我的是關於這個隱門的事情了。”

陳至陽道:“正是如此,所以隱門之人最擅長的正是顛覆和暗殺,其門下有暗殺組織名為血痕,但不知賊王可曾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