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綠野仙蹤》VS《我恨我癡心》

葛韻的車禍級發揮,讓現場氣氛變得好尷尬。

有些專業音樂人卻苛責林在山給葛韻寫的這首《煎熬》難度太大了,這種音域很寬,還要升到超高音域的作品,一個新人歌手怎麽可能唱好?就算是頂尖女歌手來唱也不一定能順利拿下吧!

箭靶團隊倒沒覺得林在山給葛韻寫這首歌是有意刁難葛韻,他們很清楚,林在山給葛韻寫這首歌是很看重葛韻,是在給葛韻一個露臉的機會,可惜葛韻沒把握住,這責任都在葛韻自己,不能怪林在山。

葛韻在練習時已經能很好的駕馭這首歌了,誰都沒想到她今天正賽出這麽大的問題。如果在練習時,葛韻根本駕馭不了這首歌,或者駕馭起來很困難,箭靶團隊肯定會建議林在山給葛韻換一首歌。但在葛韻能唱好的情況下,葛韻自己沒唱好,這就怪不得誰了。

在決定勝負的時刻,箭靶團隊只能祈禱林在山會網開一面看重葛韻的天賦給葛韻帶到下一輪了。

葛韻自己卻已經沒信心走下去了,她真害怕林在山講跟著Beyond戰隊繼續征戰的人是她,如果是這個結果,那她這輪晉級的就太丟臉了,會被人噴成笑柄的,這輩子可能都翻不了身了。

林在山這輪判決沒有什麽可糾結的,雖然葛韻的潛力要比張方強很多,但這場比賽葛韻發揮的實在太差勁了,三個導師也都建議張方獲勝,林在山便沒有搞事情,直接宣布了張方繼續和Beyond戰隊走下去。

被寄予厚望的葛韻,只能遺憾的離開《好聲音》的舞台了,這讓箭靶團隊一陣嘆氣,卻是誰都怪不得。

在葛韻和張方的對戰之後,現場進入了中場休息時間。

由於葛韻在上半場的收官一唱,出現了比較大的演唱事故,且這問題和她自己的心態有著直接關系,鑒於此,林在山在中場休息時特意去後台問候了一下在下半場將要登場的幾位學員,幫他們做了個簡單的心理疏導,盡量幫他們放松心情,他可不想葛韻的事故再發生了。

和《我歌》不同,這種新人歌唱類的比賽,最容易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這是錄播,後期可以通過修音等技術手段來彌補新人犯的錯誤,但現場若出了比較大的演唱事故,就算修音也好不到哪去。

葛韻算是很專業的歌手了,她都出了這樣的問題,林在山很擔心後面的非專業歌手也出現很大的問題,那他們今天這種重頭錄影的質量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往大了說,這有可能影響整個《好聲音》復賽的收視率和整體走勢的。再怎麽說,這類歌唱類節目吸引觀眾的核心還是歌手和音樂的質量,如果歌手發揮的一塌糊塗,那就算導師的人氣再高,也不能一直撐起高收視率。

中場休息時間很快就結束了。

錄影來到了下半場。

Beyond接下來的一組對決,是全由學生業余愛好者組成的指南針樂團對陣粵州的“情歌小王子”李涵。

率先登場的是指南針樂團。

這是一支青春洋溢的學生樂隊,玩的音樂有點英倫風,雖然技術不是很精湛,但他們的音樂氣質很不錯。

林在山第一次聽到這支樂隊的作品時,聯想到了另外位面一支很經典的樂隊——麥田守望者。

後來了解了這幾個年輕人的背景後,林在山發現指南針樂團和另一位面的麥田守望者背景十分相似。

指南針樂團裏面的這幾個學生,也都是受到了英國音樂的影響,所以做出的音樂才會有英式搖滾的特征。

而另一位面的麥田守望者也是如此,麥田守望者的英倫音樂風格要比指南針樂團更加明朗。他們的歌算是繼承了七十年代中期以來的punk、New Wave音樂的傳統,並與同期在英國新興的Britpop音樂一樣擁有很優美的旋律,作品短而精巧,不過分渲染吉它solo,要求各樣樂器和人聲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自主而均衡地發揮。

在這方面,麥田守望者要比同是學生軍組團的指南針可專業多了。

麥田算是另一位面相當早期的樂隊了,林在山最早接觸國內搖滾樂時,非常關注這支樂隊的表現。

麥田的作品十分多樣化,具有很強的可聽性,從180余拍的Hard Core,到低迷回旋的HewWave;從激越的老式Punk,到幽婉、抒情的Ballad,全有涉獵。

他們的名字也很富有文學色彩:麥田守望者。——這名字的靈感來自於這幾個年輕人都喜歡的美國作家賽林格的同名暢銷小說《Catcher in the Rye》。

這本書是另一位面美國六十年代非主流文化的先聲。麥田——在書中被用來象征少年人的歡樂園,可隱藏、可嬉戲、可貼緊大地、可沐浴陽光。對一個熱愛搗蛋的少年來說,成長的過程是煩惱的。因此,麥田裏面需要一個守望者,它能看護著,以防其跌落深淵。這種少年稚氣,正是那時的新生代搖滾組合“麥田守望者”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