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進軍電影界(第2/3頁)

當然,這都是閑談。

講正經的,《齊天大聖》能取得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源於主創團隊對技術的追求和對制作精良3D特效一絲不苟的要求。

《齊天大聖》的劇本並沒有太多推陳出新的地方,美猴王變齊天大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已經傳了好幾百年了,各種版本的故事都被人講過了,在故事這一塊,想創新已經非常困難。

《齊天大聖》劇組也沒有在劇本上追求太多顛覆性的改變,只是向內深度挖掘了美猴王的心理變化,這使得故事的主題略微有點沉重。

但《齊天大聖》講述的方式並不沉重,反而很新穎,其用了國內電影業從來沒用過的3D擬真技術,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極品視覺盛宴。

在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普遍都對最後美猴王隨著唐僧去西行取經,背景音響起了林在山《悟空》的聲音那個場景印象深刻,不少人為那個場景默默的流下了眼淚。

《齊天大聖》的票房能大爆,總的來說是一場技術流的勝利。同時也說明了國產動畫片市場的容量和體量都是很大的。

林在山想帶領Beyond朝電影業進軍的一個初想法和初方向,就是做動畫片。

像是另一位面經典的那些動畫片《功夫熊貓》什麽的,他都可往這個位面搬。

國內的電影工業技術如果無法支撐起這樣的動畫片制作,他們甚至可以投資請好萊塢的公司來做。

不過林在山還是想和國內的電影公司合作。

雖然國內的電影公司在技術層面上和國外的電影公司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尤其是特效公司,國內和國外的更是沒法比。

但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在山就越想支持一下國內的電影公司,他甚至想培養起一家中國人自己的“工業光魔”。

另一位面的工業光魔,就是為了給喬治盧卡斯做《星球大戰》的特效應運而生的,後來越發展越壯大,成了享譽世界的頂級電影特效公司。

而目前國內的特效公司,或者那些大電影公司的特效部,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沒有人願意更多的相信他們,給他們提出更大的挑戰。他們接的活兒往往都是些技術含量很低的項目。需要高精尖技術要求的電影,主創團隊會直接略過國內的特效公司,要不就找日本的,要不就去好萊塢,根本不給國內特效公司機會。

當然,造成現在這一惡劣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國產特效公司自己不爭氣,總用粗制濫造的東西糊弄人,贏得不了客戶的信任,也是一大原因。

林在山之前琢磨著,搬《功夫熊貓》,他就想找國內的團隊來創作試試,《齊天大聖》的主創團隊,就是他重點考慮的團隊。

據說那個團隊背後有一家他們自己的特效制作公司,裏面有不少年輕人都是從好萊塢學成歸來的,充滿了朝氣和幹勁,《齊天大聖》就是他們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林在山很願意和這樣的團隊合作,他甚至想等以後Beyond更有錢了,直接把這樣的團隊和特效公司給收過來,用更大的誠意和動作去培養他們,爭取給他們發展成這個位面的“工業光魔”,這樣他才好把他腦子裏的那些經典電影都更完美的“復制”過來,否則他腦子裏只有創意,這個位面的電影工業技術跟不上,那他搬了也是白搬。

就比如《變形金剛》這樣的超級大片,先不說這個大IP這個位面還沒有,就算有,這個位面的電影工業也還沒法做出另一位面那麽惟妙惟肖的汽車人來。

如果硬搬,最後出來的效果不一定有多爛呢。

總之就是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後,林在山才會把自己腦子裏的全部電影創意全都搬過來。

在這之前,他不會著急,先慢慢培養這邊的電影團隊好了,反正他的大腦有記憶回放功能,到該需要搬的時候他再搬出來好了,現在先等待技術的成型。

對於那些不太需要特效技術支持,或者這個位面已經有足夠技術支持的作品,林在山倒是可以考慮搬著試試,但具體搬哪部,怎麽搬,他都還沒做出有效的規劃呢。畢竟,他現在操音樂的心都操不過來,已經沒更多的心思去想電影了。

春節過後,等著孫玉珍休假歸來,林在山會和孫玉珍好好聊一聊,再找電影的業內人士好好聊一聊,到時候會成立Beyond的電影部,之後怎麽做電影,就交給電影部的人去操作了,他只提供“建議”(創意)就行了。

林在山這麽快就要帶著Beyond涉足電影業,除了這行收效快以外,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想拉孫玉珍一把。

孫玉珍為Beyond付出了太多太多,做《好聲音》幾乎都要拼了命了,而林在山又早就應承過人家會幫其助推圓夢,他自然不能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