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發如雪》(第2/4頁)

……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

啦兒啦~啦兒啦~啦兒啦兒啦~

銅鏡映無邪~紮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

到了最後的樂段,林在山很隨性的哼著,原汁原味的搬了周董的創作。

這段旋律是周傑倫在錄音室中配唱的即興樂段,靈感來自於南拳媽媽的《牡丹江》。他的很多歌裏都有即興的成分。

孫玉珍又聽笑了:“大叔,你啦兒啦了幾個小節,是還沒填好詞嗎?”

“填好了,這首歌已經是完整版了。”

“啊?那你也太大膽了吧,往這麽美的古風詞裏填這種哼唱,意義何在?”

“跟你說了你也不懂,你去看看鴿子寫的樂評吧。就在我桌面上打開的小樣文件夾裏呢,你點開文件就能看。”

“好。”

孫玉珍見歌曲結束了,進入了新的循環,趕忙給林在山重燙了一遍毛巾,敷在林在山後腰上了,之後才來到林在山的電腦前,打開白鴿寫的《發如雪》編曲樂評來賞析——

……

這首《發如雪》,前奏的流水聲、長劍出鞘聲,取“抽刀斷水水更流”之意,既交代了主人公武將的身份,也用詩文的下半句“舉杯消愁愁更愁”來揭示接下來的音樂。

主歌,只有舒緩的鋼琴聲,平靜的陳述,配合歌詞“狼牙月,伊人憔悴,我舉杯,飲盡了風雪”好似是主人公帳中伏案獨坐,對著暗淡的月光,將心中的愁緒就著杯中酒一飲而盡。接下來揚琴的旋律進入後貫穿全曲,對全曲的意境影響很大,這就像火鍋底料對於火鍋的質量一樣重要。

過渡段,在揚琴和鋼琴的基礎上加入樂器塤,音色表現出淒涼哀愁的情緒,相對密集的十六分音符進行,既將音樂推向副歌,也將主人公的愁緒表達的更深了一層。之後在揚琴相對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輔助下,全曲進入副歌。

副歌部分,揚琴在明亮的音色特點上加入了混響,淒涼的意境,仿佛蒙太奇鏡頭的連接,今昔對比的情景,在主人公的頭腦中不斷播放,恍如隔世的意境。好似是告訴人們,紅顏已逝,無可挽回,“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間奏,揚琴消除混響,撤掉了塤的演奏,旋律拉近,思緒回到現實;隨後加入大提琴低音,好似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現實的繁華與內心的淒涼呈現出鮮明的對比。大提琴與揚琴音色的融合,似乎是描述了一種酒過三旬,主人公在微醉的情景下執劍而舞的畫面,而此時的說唱,更似喝醉時的低音呢喃。

重復樂段的間奏中,說唱部分在前一段的基礎上改成八度重疊,旋律性比上一段有所增強,情緒也相對高漲,為最後的高潮埋下伏筆。

高潮部分,歌詞“紅塵醉”,旋律拔高的地方,主人公完全喝醉情況下情緒的完全宣泄,醉語杳然。

尾聲的“啦兒啦”,兒化音,相對輕快的旋律,是主人公醉眼朦朧中似又見到了當年“銅鏡映無邪,紮馬尾”的她,如果還有選擇一次的機會,“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輕快的人聲加上塤演奏的旋律,鮮明的音效對比,表明主人公只是在自我麻醉而已,使人更覺悲痛、心酸。

其中塤演奏的旋律以屬音為主,給人一種未結束的感覺,表示主人公的思緒仍沉浸在令人心酸的遐想中;與之相反的是主旋律,一直圍繞主音、中音進行,相對來說比較輕快、明亮。

兩條旋律同時演奏,表明兩種不同情緒的交織,表達復雜的心理情緒,使歌曲主題得到深化,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尾奏,音樂又回到平緩的鋼琴音色中。伴隨陣陣寒風掠過的聲音,意境回到現實,仿佛主人公一個人醉倒在桌上,旋律漸漸拉遠,最終定格。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曲《發如雪》,道盡了這生生世世,緣起緣落,一切只因心塵未脫世間癡男怨女的心境。

……

看了白鴿的這篇編曲樂評,孫玉珍終於明白了林在山在這首《發如雪》的編曲設計上的良苦用心。同時,對林在山在歌曲中設計的說唱樂段與尾聲的即興演唱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被這片樂評引導著,孫玉珍聽這首歌更有復古的意境感了。

“大叔,你這首歌寫的好厲害,如果抽到白發的主題,你在節目上唱這首歌,肯定會技驚四座!”

“這還真不好說。這種歌是需要慢品的,在舞台上第一次唱,觀眾的接受度到底有多高,這還是未知數。而且這首歌的Key,不是我的主Key。這種歌要放到我的主Key唱,旋律和意境都會被砸的太實,出不來我想要的那種很有意蘊的效果。”

“這倒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