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高度戒備

說起這高島菊次郎,這家夥的故事,可就多了。

在很多普通日本人眼裏看來,這家夥是個了不起的企業家,而在日本文物收藏界和考古界的人眼裏看來,這家夥絕對可以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

為什麽這麽說,完全還是因為這個家夥對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貢獻。

這個高島菊次郎出生於福島縣一個貧窮的小漁村,祖上都是做水產品生意的,所以雖然他出生的地方很窮,但是他家境還算不錯。

後來還供他上了大學,而大學畢業之後,他就加入了三井物產下屬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工作,在這期間,曾經多次被派到中國,去過中國的很多城市。

也就是那段時間,他開始了自己的中國文物收藏,當然收藏的手段肯定是不正當的。

這孫子是大漢奸汪精衛的好朋友,而他還結交了汪偽政府裏的很多高官,比如周佛海,梅思平,林伯生等等大漢奸。

正是從這些人的手裏,他很容易就能弄到當時中國的頂級古董。

而那段時間,也恰好是他加入了三井物產旗下的王子制紙公司的時候,那段時間,靠著從中國擄掠來的源源不斷的木材,他將王子制紙發展成了日本數一數二的大型造紙公司。

甚至還獲得了一個造紙王的外號,甚至還有人說他是日本造紙行業的先鋒,代言人雲雲。

反而是完全忽略了這家夥,在中國那段時間,通過不光彩手段,到處搜刮中國文物的經歷。

當然這不光彩也就是中國人說說而已,而在日本人眼裏看來,他那樣做反而是能耐,是給日本國民謀福利。

尤其是這個老家夥,在戰後的一九六五年,把他自己的大部分收藏品都捐獻給了東京國立博物館,裏面有不少就都是非常珍貴的中國字畫。

就比如這片趙孟頫的《十三跋》的局部殘片,這《十三跋》是元代的趙孟頫在把玩王羲之當年留下的《定武蘭亭》原石拓本之後所寫的十三段跋文,當年寫出來之後就轟動一時,因為他的字寫得實在是太漂亮了,甚至可以和王羲之的原版比較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而這《十三跋》還遠遠不止這些,後來這趙孟頫寫得高興了,有直接把王羲之的《蘭亭序》全文抄寫了一遍加到了這《十三跋》的裏面。

所以當這篇字帖寫完之後,就曾經是轟動一時,無數的風流雅士們沒有一個不想把這幅字帖給拿到家自己收藏的,所以這片字帖,在當年的中國文藝,學術圈子裏的影響力可是相當大的。

就連一直不怎麽懂得欣賞中原文化的蒙古王族都一度曾經陷入了追捧這幅字帖的熱潮裏,後來落入了蒙古皇族的手裏。

再後來明朝趕走到了蒙元,這幅字帖有落入了明朝皇家的手裏,就一直收藏在紫禁城裏。

再後來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在紫禁城裏燒殺搶掠了好幾天,這幅字帖從那時候開始就留流落到了民間。

後來鐘愛古董字帖的康熙皇帝,曾經數次派人到民間去查找這片字帖的下落,可都沒有查出什麽結果。

而這片字帖再度現世的時候,是在乾隆年間,當時是被一個叫譚組綬所收藏的,而他收藏這幅字帖的事情之所以露餡,是因為他家裏糟了火災,而這幅字帖,就是那場火災當中最重要的受害者之一。

當年大火被撲滅之後,這譚組綬可是哭天抹淚,當時很多人都問他,那火燒的那麽大,你那麽不要命的往裏面沖,到底是要搶救什麽出來啊?

要知道錢財可是身外之物,畢竟還是小命最重要,再者說了,你們家也是世代經商,家大業大,不差錢,犯不上為了那點銀子,而丟了自己的小命啊。

結果這譚組綬,當時就把心裏的邪火,發到了那個勸阻他的人的身上,破口大罵:你丫懂個屁啊,你以為老子真的是為了錢啊?你還真沒說錯,老子真就不差錢,但是老子這麽拼命往裏面沖,也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這趙孟頫的《十三跋》字帖啊!

他也是情緒過於激動,所以才忍不住把這個猛料給爆了出來,然後大家這才直到,哦,原來康熙皇帝一直在苦苦尋找的趙孟頫的《十三跋》是落到你小子手上了哈,當年皇帝廢了那麽多心思來找這寶貝,可你丫居然沒拿出來,你這可是良心大大的壞啦,這是欺君之罪啊!

這事後來經過有心人的傳播,就傳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裏,如果這幅字帖要是還完整無缺呢,那這個喜好古董的皇帝肯定是不會放過的,可是都已經燒得七零八落了,就只剩下那麽幾塊殘片了,乾隆也就對這殘片沒了什麽興致,最後也就便宜了這譚組綬,並沒有為難他。

後來這片殘片,被當時著名的書法家,翁方剛花了大價錢給搞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