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痕都斯坦玉器

這些玉器,做工一眼看去,就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漂亮。

玉器的器型主要是杯碗盤碟一類,而且器型也都不算小,但是仔細一看也都能看出來,這些應該都是實用器,並不屬於觀賞器。

這麽大個的玉器,用來做實用器,這氣魄可真是不一般。

而且玉器本身的材質,大多都是碧玉,並不是咱們國人所喜好的那種什麽羊脂白玉的類型,最最關鍵的是,這些玉器琢磨的都很薄。

就那麽薄薄的一層,透光度非常的好,這可和咱們中國古代玉器的雕刻手法不太一樣。

咱們中國個玉器,倒也不是沒有用玉雕琢出來杯碗盤碟的,只不過咱們雕刻出來的那些杯碗盤碟,大多都是被當做觀賞器來使用。

而且即便有雕刻出來的,器物也不會雕刻的這麽薄,一般厚度還都是又講究的,對於透光度而言,咱們講究的不是特別高。

因為按照咱們國人品玉的角度而言,如果把玉器雕琢的太過薄的話,那麽透光度是高了,可是卻會影響這對玉石品質的鑒定了。

畢竟咱們國人品玉,更喜歡看著玉石內部的花紋變化,並不是喜歡看哪種薄薄的一層玉璧,根本看不見玉石本質的玉器。

另外咱們中國的傳統玉雕師傅,如果做這麽大器型的玉器的時候,往往都喜歡雜色玉雕的手法。

說白了就是在選材的時候,會喜歡使用有雜色的玉石來做原材料,希望使用有雜色的原材料,來提高最後成品的顏色交相輝映的成色,提高成品的美學程度。

如果是選用純色玉石為原材料的話,一般也會選擇在最後的成品上留皮,一方面是留下原材料出處的考證辦法,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器物最後的美感。

而眼前這種玉器,卻全然沒有咱們中國玉雕師傅琢玉時候的那些條條框框。

這就很是奇怪了,要知道全世界這麽多國家,喜歡玩玉,尤其是做玉雕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可以說全世界只有中國這麽一家。

哪怕是韓國和日本這樣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度,也會因為材料貧瘠的緣故,根本沒什麽玉雕文化,他們國內的上層階級就算有收藏玉器的習慣,也都是靠貿易手段,從中國交易過去的玉器,至於他們自己,根本就沒有琢玉的歷史。

而眼前這些和中國古代玉器,風格明顯迥異的玉器,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如果要是不懂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的話,見到這些玉器,肯定會蒙圈,但是金沐晨是誰?

他現在就算不敢號稱只是中國古董專家,但是這樣的東西,卻也心裏有一定的基礎判斷。

不過雖然是心裏有了底,在沒有仔細考證之前,卻也不敢貿然下定論。

他來到這個攤位前站定,然後開始仔細的打量起這個攤位上擺放的這些玉器來,這些玉器有很多品種。

大多都是杯碗盤碟為主,當然其中又是以碟子,和瓶子最多,還有一些挺漂亮的碗,杯什麽的,不過這些東西,帶著太多使用過的痕跡,雖然也是老物件,但是金沐晨卻不太喜歡。

還沒等他開始細看,那個之前一直無所事事的印度攤主已經迎了上來。

“尊敬的客人,歡迎你來到塔塔爾的攤位前,我這裏專營各種玉器,你喜歡什麽盡管可以隨便看,如果有的看得上的,盡管招呼我過來。”

和以前遇到過的那些印度古董攤主一樣,這個印度攤主也一樣非常的熱情,盡管他那一口咖喱味的英語很是讓人難受,但是人家這態度可擺在這呢。

金沐晨笑眯眯的沖著他點了點頭,然後揮手示意他自己忙自己的去,不用管我,我看上什麽會招呼你的。

那位印度攤主也很是懂事,可能也是和日本人打交道次數比較多,知道日本人的喜好,很快就遠遠的走到了一邊,然後自己摸出一根煙點上開始變抽,邊和另外一邊的一個攤位的攤主聊了起來。

這攤主不在來呱嘈,金沐晨倒也樂的個耳根子清靜,開始靜下心來欣賞這攤位上的玉器。

攤位的最上面,擺放著不少做工精美的玉盤子,這些玉盤子的雕工都很不錯,采用的都是古代西域常見的那種幾何圖形,盤壁都很薄,透光性非常的棒,盤壁和盤底還能看到西番蓮的雕刻紋飾。

盤子的口徑一般也都不小,最小的敞口都有二十多公分,大一點的都能有三十多公分寬,而且深度也都還夠,光是看樣子就知道這肯定不吃用來盛菜的盤子。

這應該是用來裝水果用的盤子,這樣的盤子,哪怕是別人用過的,金沐晨倒也並不嫌煩。

在看盤子上面擺放著的那些玉瓶,一個個做工也都非常的漂亮,大多個頭比較高,基本都是二三十公分的高度,而且和玉盤一樣,玉璧打磨的非常薄,透光性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