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三字經(第2/2頁)

全華國十幾億人。黃一凡雖然有些名氣,但到底不是娛樂明星,更不是什麽太過於知名的人物。相反,對於很多作家來說,其實他們都比較默默無聞。稍微了解的或許知道這位作家的筆名,而很多不是這個圈子的,平時也不怎麽看書的,那就完全不知道什麽作家不作家了。

黃一凡最近幾年雖然名氣大漲,但再怎麽漲也沒有漲到全國所有人都知道的地步。

相反,對於很多人來說,黃一凡這個人還顯得很陌生。

自然,關於這一個詩歌朗讀的節目,也就沒有什麽人期待。

也因此,對於這一個詩歌朗讀的節目,哪怕這一些小學生從後台裏走出場,他們仍是愛看不看,各自做著自己的事。

只是,就在他們一點兒也沒將這個節目放在心上之時,50個小朋友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朗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50位小朋友的聲音仍顯得有一些無比的童稚,有的發音都還並不是特別的準確。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這一首即像詩,又像文的詩文被這50多位小學生一起朗讀出來之時,天地間好像一股巨大的能量突然爆發了出來。

這股力量浩浩蕩蕩,如江河水一般從春晚的舞台,透過屏幕,直達所有人的內心。

“這詩歌?”

不知道為什麽,當這一首詩文念起來之時,剛才那些正眼也不看春晚的朋友一下子呆住了。

同時,晚上吃著夜宵的一些人兒也停了下來。

正在打牌的牌友突然神經抽了一下,突然忘了怎麽出牌。

正聊得無比熱烈的小夥伴們戛然一聲,所有人閉上了嘴巴。

而他們做出的都是同一個動作,所有人看著在此之前他們一點兒也沒興趣的電視屏幕。

或者,那些沒有將眼睛轉到電視機前的朋友,但此時耳朵已經成為了他最為靈敏的一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