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上古八大姓(第2/2頁)

孔書俊不緊不慢,開始講解姓氏文化:“其實,姓氏文化從上古時期就已經產生了,那個時期在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之下,人們發現近親結婚對於我們的下一代非常不利,於是有一些部落就規定不允許近親結婚。既然不允許近親結婚,我們又怎麽樣區別我與你是近親。如果不能區別,那麽這個不允許近親結婚的規定也就無法遵守。這個時候,‘姓’就產生了。在同一個部落裏面的人,他們都同一個姓。既然是同姓,他的意思就是同血源關系,既然有血緣,所以在上古時期同姓是不能結婚的。也因此,在‘姓’產生之後。哪怕這一些部落的人分散了,但只要他們繼承了姓,哪怕後來兩方相遇碰到,一問姓,如果大家同姓,大家也就知道,我們同姓不能結婚。如果問到你是異姓,那麽,這就代表他們是可以結婚的。”

有關姓氏的學問其實很大很大,之前一度沒有人研究,而一旦孔書俊將姓氏學問拿出來時,一眾觀眾卻是咦的一聲,瞬間就被孔書俊的講課給吸引了。

“不過,上古時期我們其實是屬於母系社會的,相信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母系社會裏面,當時的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所以,那個時候部落出身的人便按母親的姓。同姓的話,那就代表我們同是一個母系關系,有血親。也正因為我們是從母系社會發展而來,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姓有一個女字旁。如姬、姜、姚、嬴、姒、妘、媯、姞,這八個性。

這八個姓可不是簡單的姓,這一些姓產生的時間離我們至少有3000年以上,有的甚至達到5000年以上,這一些都是很古老很古老的姓,這一些姓每一個都帶女字旁。而這八個姓,我們稱之為上古八大姓。意思是說,我們華夏所有的姓氏,基本上是從這八個姓裏發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