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兒童的求知欲(第2/3頁)

“這哪裏是什麽十萬個為什麽呀,按這樣的寫法,我能寫出百萬個為什麽。”

水滸傳經不經典。

當然經典。

水滸傳不只經典,而且已經隱隱成為媲美四大名著的巨作。

《十萬個為什麽》別說是什麽巨作了,恐怕連普通作品也不如。

不,不要說比普通作品了,十萬個為什麽這樣的作品簡直顛覆了人們的三觀。

這樣的作品也能是書?

就算這樣的作品能出版,但《這十萬個為什麽》也太簡單了吧。

……

“我還當這個黃一凡有什麽能耐呢。”

教育部辦公室。

看著打印出來的黃一凡在微博上面寫的十萬個為什麽,王國松差點都要笑將起來。

“還蒙學,你以為蒙學就這麽簡單嗎,你以為小孩子就這麽好騙嗎?”

“羅列幾十個這麽簡單的問題就是蒙學,那麽,這蒙學不要也罷。”

“李副部長,我覺得,我們不必再考慮所謂的蒙學計劃。那個黃一凡也許有些才華,但卻是眼高手低之輩。基礎教育是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一旦有錯,那麽,對於我們國家下一代來說將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王國松站起來向李升輝匯報說道。

“先不要急著這麽快下定論。”

李升輝示意王國松先且坐下:“我在想,黃一凡為什麽會寫這樣的一個叫做《十萬個為什麽》的作品?”

“李副部長,這有什麽考慮的。黃一凡並不是搞基礎教育出身的,對於基礎教育來說,他只是一個門外漢。他以為用這種問題教給小孩子,小孩子就能思考。但問題是,這一些問題小孩子根本就沒興趣看。強制性的逼他們看,這與直接灌入他們腦袋沒有什麽區別。”

王國松解釋起來。

“是呀,李副部長。初學教育向來困難,哪能用這麽直接的方法去推進。小孩子們天性愛玩,他們只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片,所以在初學教育之時,我們只能用哲理故事,童話寓言,用故事的形式去加以引導。像十萬個為什麽,如果真的采用了這種作品進行教學,那才是填鴨式的教育呀。”

教育辦公廳主任“袁石權”也附合說道。

“郭磊,你怎麽看?”

王國松與袁石權分別發表了意見,李升輝將目光放到了研究室主任“郭磊”身上。只是李升輝的問話“郭磊”似乎沒有聽到,仍是低著頭,一直看著什麽。直到李升輝用力咳了一聲,郭磊這才反應過來:“呃,這個,李副部長,您叫我?”

“呵呵,郭磊,好大的面子呀,連李副部長問你話都不理。”

一向與郭磊意見不和的王國松落井下石地說道。

“不是這樣的……李副部長,剛才我看黃一凡的十萬個為什麽看得走神了。”

“哈哈哈哈……看十萬個為什麽看得走神,郭磊,你真幽默。”

袁石權也是笑了起來。

“好了,別吵了,既然郭磊你覺得《十萬個為什麽》這麽有趣,那麽你來說說,《十萬個為什麽》這一部作品你怎麽看?”

李副部長打斷了兩人的插話,說道。

“我覺得這部作品很有趣。”

“有趣?那你沒有覺得這部作品太過於簡單直接了嗎?”

“直接倒是有些直接,但作為科譜刊物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倒是沒覺得這部作品太過於簡單。就拿裏面第30個問題來說吧‘人為什麽會感覺到餓?’,這個問題初看起來簡單,但仔細一想卻並沒有我們眼中認為的簡單。我剛才就在想這個問題,但很遺憾,我也回答不出來。不知道在坐的各位,有誰能回答?”

“你的意思是?”

李副部長眼前一亮。

“我覺得,這種問題能很好的開闊兒童的視野,帶動他們的智慧,有很強大的啟智功能。”

“嗯。”

李升輝點點頭。

如果從這一個方面來看,的確有這種功效。

“那你覺得這部作品兒童會感興趣嗎?”

“這個我也無法判斷。”

這也是郭磊暫時沒有想通的。

他也覺得這樣的作品太過於直接,好像,這樣的作品並不是寫給小孩子看的,而是寫給大人看的。到時候家長看了之後,再講給小孩子聽。至於兒童會不會對這樣的作品感興趣,他們是否會主動去看這樣的作品,郭磊也不知道。

“那再觀察一段時間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沒有興趣,強制性的讓學生們去讀某些作品,效果只能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麽此前秋水將華國教育當成是填鴨式教育的原因。

當然,他們也在為此不斷的在思考,他們也想制定出讓學子們一看就感興趣的作品,文章。但這麽多年以來,這一條路子收獲甚微。如果《十萬個為什麽》僅僅只是一部作為科譜類的書籍,那麽,這個書籍也沒有太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