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第2/2頁)

誰說現代詩就要像那什麽說一句,控一格一樣的格式?

看看這首《自由與愛情》,這是不是現代詩呢?

說完,黃一凡換了下一頁PPT:“我們再來看看下一首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首詩是前世卞之琳的《斷章》,至於為什麽叫斷章,據說當時是不知道取什麽名字,所以取了《斷章》這一個詩名。但是,或許也正是這一個神來之筆,斷章與這一首詩的內容卻是產生了一種空前的結合,讓這首詩變得更為的有哲理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首作品與我們之此讀過的所有詩都不一樣,這一首詩看起來好像不是詩,他說的好像是物理學著名理論相對論。正如第一句‘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看你’一樣,這不是相對論是什麽?當然,我們現在並不是分析這一首詩是什麽意思,我只是想再問一下,這一首詩是否能稱之為現代詩?”

現代詩為什麽不成熟,其實不是因為格式的不成熟,也不是因為沒有什麽藝術性。其實一切都是無數人的思想被局限了。他們一直認為現代詩應該是這樣,不應該是那樣……但事實上,現代詩其實並沒有這一些亂七八糟所謂的格式,同樣,現代詩也並不僅僅只是此之前很多一些現代詩詩人所寫的那樣。

不得不說,黃一凡的授課無比的精彩。雖然這幾十分鐘時間黃一凡什麽也沒有解釋,但是,一眾學子腦海裏對於現代詩的認知,卻在這時完全的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