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華夏文明起源(第2/2頁)

想想當年的後羿射日。

想想後面的嫦娥奔月。

再想想現在的刑天舞幹戚。

這是何等的想像力!

這是何等的眼見。

這又是何等的思維。

“來吧,讓秋水先生變成刑天,永不停息的戰鬥吧。”

無數讀者高呼。

……

中華文史館。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中華文史館館文“袁行沛”最近有一些頭痛。接到上頭文件,袁行沛最近一直在進行整理太古神話時期的資料,以期能夠將太古歷史與上古歷史相結合,梳理出華國文化源頭,以及探尋華國人類祖先的一些活動關系。只是,別說是太古年代了,哪怕就是上古(夏商周)時期都有無數的歷史無法確定。所以,這個工作進行了幾個月,可以說是沒有太多進展。

其實他們也是頭痛,因為那個時代根本就沒有文字記錄,產生文字的時代是在商朝。所以,關於商朝之前的年代,不管是夏朝,還是夏朝以前,你都不可能通過文字去解釋。唯一能找到的是一些出土的歷史文物,通過這一些文物推理出當時的那個年代。

可是,哪怕就是“推理”也是一件巨大的工作。正如太古神話時期關於黃帝的一些主要活動,一眾人等都有一些推理不出來。況且,當時在神話時期除了黃帝之外,還有其他一系列的部落……他們之間是怎麽溝通的,他們是否發生過戰爭,他們的戰爭又是以怎樣的形勢開展的?

所以,很多的時候“袁行沛”會去通過查找一系列的古書了解有關於上古乃至太古時期的神話,雖然這一些神話都是傳說,還有很多都不是真的。但是,在這一些傳說的背後,恐怕就隱藏著真正的歷史。但這方面的工作也碰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上古乃至太古時期與現在離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有很多的神話故事都淹沒於歷史的洪流當中。

不過,雖然困難,但袁行沛仍是堅持一直不斷的在研究。

身為中華文史館的館長,他覺得他有義務這麽做,哪怕上頭沒這個任務。

就在“袁行沛”一直找不到方向之時,一則連載於青年報的神話吸引了他的注意。

“刑天舞幹戚。”

閉上眼睛,在“袁行沛”消化完這一篇神話傳說之後,“袁行沛”眼中散發著異樣的光芒。

對於秋水先生,袁行沛早在當年秋水寫“後羿射日”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不過,那個時候“袁行沛”還沒有更為深入的去研究秋水先生寫的神話。但是,當他真正在整理這方面的工作之後,他突然發現,其實秋水先生似乎研究的比他們還更為的深入。正如這一篇“刑天舞幹戚”一樣,他雖然看起來是神話,但他卻記載著無數關於太古之時的歷史活動。

如刑天,在“袁行沛”的研究當中,他認為“刑天”應該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將,或者說是炎帝手下控制的一個小部落。而刑天與天帝爭鬥中的天帝,指的也不是天帝,而是黃帝。也因此,刑天舞幹戚除了具有這篇神話當中刑天永不放棄的不屈意志精神,他還代表著上古之時刑天為首的一個小部落與黃帝為首的部落發生過一次戰鬥。但可惜,刑天失敗了。

在簡短分析完這一篇神話之後,袁行沛給中華文史館的所有工作人員發了一則郵件。

郵件內容寫著:所有工作人員全體停下原來研究的工作,轉為分析秋水先生寫的刑天舞幹戚。

在寫完這一封郵件之後,袁行沛似乎感覺前面這一封郵件可能沒有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然後又發了一封郵件,上面寫道:“希望所有人認真對待,因為,這關系到華夏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