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人要做有用的人(第2/2頁)

與《荔枝蜜》一樣,這一篇散花生的語言也很樸實,樸實之下夾著自然明動。只是短短幾句話,就已經將整個故事交待了出來。看了這一段開頭,仿佛看了花生一年四季的成長一樣。

心裏點頭,許浩友也不得不稱贊一翻。這個黃一凡的確是個奇才,如果他的年齡再大一些,或者他再在水木呆幾年,許浩友也絕對不會反對。不過,現在可不行。

雖然欣賞,但許浩友也認為,如果僅僅只是這,那他也要挑出一些毛病。

繼續看下去。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麽?”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看到這裏,許浩友不免露出了一絲微笑。

這一篇文章很短,許浩友用眼光一掃,估計這一篇散文大概也只有500字。雖然這一篇文章沒有讀完,但是,當看到這裏之時差不多已經看了一半。而哪怕是看了一半,許浩友仍是沒有看出這一篇文章有多大的特色。

只是,當他以為這一篇文章也就如此之時,突然,腦海裏不知道為什麽一下子就此閃現出了剛才所看到的文章裏描繪出來的畫面。

這個畫面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花生。

有爸爸。

有媽媽。

有姐姐。

也有哥哥。

還有作者我。

同樣的,在這一幅吃花生的畫面當中許浩友似乎還看到了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這裏有慈母的愛,嚴父的情,兄姊的寬厚,小弟的聰穎。從這裏,當母親的可以尋到子女的拳拳寸草心,做父親的可以覓得妻子的溫柔,兒女的厚愛;做兒女的也不難體味出父親天高地厚一般的養育之恩。

短短幾句問答的回話,卻是多方面角度寫出了一個家庭的溫暖。

當這一幅畫面一出來時,許浩友突然一震。

而當繼續往下看時,許浩友卻是完全的沒有了聲音。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沒有什麽大道理,也沒有什麽感慨,這只是家常之間的閑聊,所說的也只不過是一件看起來很微小的事兒。可是,也正是這樣的平淡無奇,卻越發的顯現生命的真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一句多麽平淡而又多麽有力量的話呀。靜靜的將這一篇散文看完,許浩友將青年報遞給了邊上的另一位教授:“老李,我沒有什麽話說了,你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