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第2/2頁)

凡塵只不過是借著屈子的名號,將這一首詩寫出來罷了。懷著無比崇拜之情,我將這一首詩摘錄到這裏: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楚國是禮樂之國,也是詩書之國,戰國七雄當中楚國最具有文化內涵,所以有唯楚有才之說,所以楚國誕生了舉世矚目的大文豪屈子。傳說在聖詩之下還有一種叫楚辭的歌體,這種詩歌優美典雅。司馬君說,讀楚辭就像聆聽天宮中的仙樂,讓人心曠神怡,飄飄亦仙。以前我一直覺得司馬君大人對於楚辭的評價實在是太高太高了,甚至這種高度都與聖詩一般無二。哪怕白神寫出了一首極為經典的《越人歌》,我也只覺得越人歌經典是經典,但遠遠沒有達到司馬君大人對於楚辭的評價。

直到,當今天讀了這一首《少司命》之後,我才知道,司馬君所說的並非是虛妄。

而如果大家讀不懂這一首詩,我很願意為大家翻譯。

【秋天的蘭草和細葉芎藭,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綠葉子夾著潔白小花,噴噴的香氣撲向面孔。

人們自有他們的好兒好女,你為什麽那樣地憂心忡忡?

一片片秋蘭青翠茂盛,嫩綠葉片中伸出著花的紫莖。

滿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間都與我致意傳情。

我來時無語,出門也不告辭,駕起旋風樹起雲霞的旗幟。

悲傷莫過於活生生的離別,快樂莫過於新結了好相識。】

我知道我翻譯的意味連少司命的十分之一的意境也沒有翻譯出來,但是,我想,透過我翻譯的字詞,大家或許能夠更為的感受到這一首詩的經典。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這才是我心目中的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