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精彩的學術爭論(第2/2頁)

“我認為黃一凡老師你的觀點也有道理,楚辭或許也有格律,只不過因為失傳,我們並沒有掌握罷了。但是,也正因為楚辭已然失傳,單純的去研究楚辭句式上的格律,我認為這是舍本逐末,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黃一凡老師就是如此堅信楚辭有格律,那麽,我想請問,楚辭的格律是什麽?五六還是六言,押韻還是不押韻,與平仄是否有關系……你不會說,楚辭的格律就是你之前發明出來的兮體詩吧。”

辯解到這裏,程禮也收回了輕視黃一凡的目光,心裏卻是暗暗說道:“這小家夥也算是厲害,對於楚辭的研究也許並不在自己之下,不過,到底還是傲了些,太沒將他們這一些權威放在眼裏。你以為,我們這一些楚辭學的專家就是那些網上傳言的‘磚’家嗎?”

“咦,程禮教授,您怎麽知道我所說的格律就是與‘兮’體格式有關。”

黃一凡小小的有些驚訝地回道。

這倒是讓程禮有些哭笑不得:“兮體詩就是楚辭的格律,你確定?”

如果兮體就是楚辭最為重要的格律,那豈不是說他之前寫的楚辭還真是貨真價實的楚辭。

如此一來,那麽,哪怕我們知道黃一凡此前寫的三首詩是現代人寫的,從根本上已經不能算是楚辭,但是,因為他的重要發現,因為黃一凡考據出了楚辭最為核心的“格律”問題,將楚辭學的研究徹底的更進一步,那麽,到了那個時候,哪怕你不想承認你也得承認。

因為那個時候已不是承不承認的問題。

不管你承不承認,只要被黃一凡證實兮體詩是楚辭的格律,他便是楚辭學的最高權威。

就像他們可以搬出四大標準一樣,哪怕你想要否認,你都不一定有沒有這個資格。

“確定。”

黃一凡無比確定地說道。

可以說,楚辭最為顯著的特征,便是加入了“兮”字。

沒有兮字,他就是不完整的楚辭。

沒有兮字,在人們的映像當中,他甚至就不是楚辭。

只是,黃一凡雖然確定,但仍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這個世界的楚辭已然失傳,他又如何向所有人證明楚辭當中引用‘兮’字就是楚辭最為重要的格律?”

與此同時,程禮也是如此向黃一凡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