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心雕龍(第2/2頁)

“回答的太過於籠統。”

其他幾位教授倒是對黃一凡的回答沒什麽反對,只是正中的院主任“刑藝”似乎並不十分滿意。皺了皺眉頭,刑藝說道,“黃一凡同學,對於古典散文的寫作手法,你有什麽看法?”

“我認為古典散文與古代詩詞的寫作手法其實差不多……”

發現院主任“刑藝”似乎對自己的回答並不滿意,黃一凡便稍稍加了把力,說道,“詩文的內容不是一般經典的道與理,而是和理、志、氣相聯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與‘文’相結合的有‘采’之言。兩者的關系是:‘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它們相輔相成,形成質文統一的完美的藝術,而這種統一在創作過程中是通過‘神思’達到的。”

神思一詞,是前世古代最為知名的一部文學理論作品《文心雕龍》提出來的觀點。

果然,黃一凡僅僅只是將這一個觀點提出來,坐於正中的院主任“刑藝”便已呆住。

這種文學理論的觀點他還是第一次聽過,而且,越聽起來越是有味道。

刑藝雖是文學院的主任,但自本對於中文也有非常深厚的研究。此時聽到黃一凡的這一翻文學理論,內心的震撼卻是無與附加。

要知道,之前他對於聘用黃一凡擔任水木講師是並不怎麽贊同的,雖然他也知道黃一凡確實有些才華。但擔任水木大學講師可不僅僅只需要有才華,他還得有學識,有深度。光是會寫作詩,會寫小說,這都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中文系講師。

是以,在面試的時候刑藝便立即提出了一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想讓黃一凡知難而退。他原本以為黃一凡的回答又是和之前一樣,就是總結一下前人的評價再用自己的一番話講解一下,沒想到,黃一凡脫口而出的理論卻是直接將刑藝給震住。

甚至,這種完全創新出來的理論體系還讓刑藝迫不急待的追問道,“何謂神思?”

“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裏。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在我看來,古代散文大家正是通過這種‘神思’,才創作出了這麽多優秀文采斐然的作品。”

文心雕龍是前世中國最為牛叉的一部文學理論作品。他將南朝以前大部分古代經典散文進行統一整理評論,提出了一套最為嚴密,最為生動,也是最具文采的文學理論評論體系。對於別的一些人,黃一凡可以寫一些小說,寫一點詩來震撼一些他們。但對於這一些學術界的高手,《文心雕龍》便是最為震撼他們的神器。

黃一凡侃侃而談,雖然僅僅只是將文心雕龍裏面一點點的觀點拿了出來,但此時整個辦公室已經沒有了聲音。

他們不只是被黃一凡的文學理論驚呆住了。

更為驚呆住的,他喵的連他所說的文學理論,都如詩詞一樣的那麽藝術。

這樣的人才,若是水木不聘用,恐怕會後悔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