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俠客行的含金度(第2/2頁)

另外,章啟還對俠客行這一首詩做了一翻考究,章啟表示,“俠客行是不是李太白寫的,這當然不可能是。李太白一生寫了600多首詩,每一首都有記錄,這一首如此經典的俠客行,又怎麽可能沒有呢?我認為,這一首詩應該是天下第一白自己所寫,也就是此前人們認為的天下第一白盜用李太白名義寫詩。不過,關於天下第一白盜用李太白的名義,我認為已經沒必要去計較了。以俠客行這一首詩的經典,我想,哪怕就是李太白在世,他也感到欣慰。

那麽,我們現在就來考究一下這一首詩的含金度。

第一點,俠客行寫得豪放大氣,將遊俠的形象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一點從整首詩的風格,哪怕不會欣賞的讀者也能感受到,這裏就不作太細致的介紹。

第二點,該詩作者也就是天下第一白絕對是歷史中的大家。

為什麽這麽說呢?

大家來看一下,該詩以趙客開頭,趙客指的是什麽?普通讀者可能不太理解,趙客不是姓趙的客人,而是春秋時燕趙地區的俠客。而為什麽說趙客,不說秦客,越客,楚客,其實是因為當年趙文王相當喜歡擊劍,他培養了幾千劍客,於是後來燕趙之地便流行起了遊俠這種身份。

後面的‘閑過信陵飲’,一直到‘烜赫大梁城’,作者也是無比嫻熟的將‘竊符救趙’的典故寫入到詩中,並且將‘圍魏救趙’加以詩化,認為這是俠義之事。雖然‘竊符救趙’在歷史當中也是政治原因,但作者就是有這樣的筆力讓我們嘆為觀止。

不過,上面所說的這一些只能說明天下第一白是歷史方面的高手。真正厲害的,還得從第一句說起。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就是這一句。

或許大家覺得,這一句寫得很豪氣,寫出了遊俠的形像。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句話難道是天下第一白為作詩詞,像填歌詞一樣填出來的詩嗎?

不,絕對不是。

趙客縵胡纓中縵‘胡纓’,指的是俠客的冠帶,這是一種少數民族系在帽子上沒有花紋的帶子。另外,吳鉤,銀鞍,白馬,其實也是當時俠客的標準裝備。不對歷史有深入了解的,根本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詩。從這,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正因為詩人對於古代歷史風貌人情事物了如指掌,才能將遊俠形象寫得如此深入人心。

這就是古詩這麽好,但現代人為什麽寫不出古詩的感覺。不是他們沒這個才華,而是,他們回不到古時那個年代。如果不然,寫出來的詩哪怕就是有氣勢,也沒有古詩的味道。強作古詩,只能讓人噴飯。而俠客行這一首詩,天下第一白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如果作者硬要說這是李太白寫的,我想,從詩本身來看,沒有任何一人能挑出毛病。

這便是俠客行這一首詩最具有含金度的地方。

這也是這一首詩為什麽牛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