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聖詩(第2/2頁)

只是,當劉彥略過題目,繼續看下去之時。

此前因為評價一般所做出來持表情,卻在瞬間定格。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詩作的最高境界是什麽?

物境,情境,意境。

這三個境界當中,有人會說意境。

答案是錯誤的。

詩作的最高境界,不是意境,是物境,情境,意境,三者合一。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翻譯過來的話,那就是我思念的人,在大海的南邊。

閉上雙眼,劉彥腦海裏已經看到了這一幅畫面。

一位女子,為了她的心上人,一直遙望大海的南邊。

有物,有情,有意。

物境,情境,意境,完美合一。

這是一個多麽美妙的畫面。

且不說原詩所表現出來的意境,哪怕就是翻譯出來的意境,都是美的讓人窒息。

這是詩作達到了無比之高的境界,才能展現出來的力量。

就像西方一些著名詩作翻譯成中文,哪怕翻譯出來的中文已經有一些失去了原文的精髓。但是,通過他的意境,我們仍能從翻譯過來的中文詩作當中感受到這一篇詩作的偉大。

而這一首有所思,僅僅只是一句,便已經做到了。

雙手有一些顫抖,劉彥都有一些不敢評價這一首詩了。

睜開眼睛,劉彥繼續看下去。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飔,

東方須臾高知之!”

一邊看,劉彥一邊讀。

當整首詩讀完,劉彥卻是顫抖的從書架當中拿出了一部詩集。

《聖詩》。

這是華國最早最早,也是最為完美,更是最具有魅力的詩作。

如果,有可能……

劉彥覺得,這一首《有所思》可以加入到《聖詩》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