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上黃一凡的課,我壓力很大(第2/2頁)

這是一個很討巧的寫詩技巧,他不需要再看其他,光光是名字所帶來的時代背景,就能為作品增色不少。哪怕這一首樂府詩寫的不怎麽樣,但只要不是太差,也勉強合格。但如果真寫出了一兩句不錯的句子,說不得也要成為一篇經典之作。

劉彥心下分析,對於李含卻是稍稍看重了幾分。

繼續看下去。

“妾本江南采蓮女,君是江東學劍人。逢君遊俠英雄日,值妾年華桃李春。”

“樂府詩”與現代詩一樣,可以沒有格式,也可以沒有押韻。不過,這並不代表“樂府詩”不可以有格式,不可以有押韻。相反,如果有格式,或者有押韻,並且又敘事完整。那麽,這將比之沒有押韻,沒有格式的樂府詩更上一籌。

樂府經典《相逢行》就是一首五言絕句,該五言對後世唐詩的啟蒙與發展影響很大,甚至,唐詩就是從樂府詩裏發展而來的。

身為水木文學院的教授,對於樂府理論那可是信手拈來。

僅僅只是一看李含寫的這一首樂府詩,李彥便從題目到全詩,一起分析了個遍。

“孔兄,恐怕你要失望了。”

細細品讀了李含這一首《虞姬怨》,劉彥很是滿意,心裏對於李含卻是暗中注意,接著再說道,“不說別的,妾本江南采蓮女,君是江東學劍人,光是這一句,不僅交待了虞姬與項羽的身份,更為難得的是,這兩句詩還引用了‘對比’的方式,讀來很有韻味,也朗朗順口。不得不說,李含能成為文科狀元,絕非偶然。你那位黃一凡,我可是很擔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