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2頁)

“正在拉,可是,我們這300人還是在版主‘鐘鳴’的置頂加精之下,這才拉過來的。靠我們單獨去拉,拉到猴年馬月,也不知道能不能拉到幾個。”

“各位,各位,好消息。”

正說著,群裏面一人突然爆出一句好消息。

“什麽好消息?”

“南方新聞報,也將白大的采訪稿給發上去了。”

“太好了,我還以為南方新聞報只采訪紀雲呢。看來,南方新聞報還算公平,不是偏向紀雲這一邊。”

“是呀,是呀,對了,新聞報裏面說的是什麽。”

“等等,我將全篇采訪打給你們看。”

大概過了十幾分鐘,那位訂閱了南方新聞報的朋友將一段采訪給打了出來。

“不錯,不錯,看來那位記者好像也挺支持白大的。”

“我都覺得,這記者是不是白大書迷,看這采訪,完全偏向白大呀。”

“哈哈,有可能。”

“看來,有點希望了。”

群內眾人一邊看采訪,一邊閑聊。

只是,當他們往下拉,看到最後一句時,整個群內瞬間鴉雀無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兩句話,直接讓群內眾人差點高潮。

“我靠,白大,從此,我就是你的腦殘粉。”

“兄弟們,我想,我們開群是多麽的明智。”

“就沖這兩句話,我願意被坑坑大王坑一輩子。”

大凡愛好武俠的讀者,一般也稍微有些文藝。

這兩句話,他們又怎麽會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一句話,說的是歷史當中項羽為救趙國,下命令:把渡河的船鑿穿沉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麽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拼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

至此,破釜沉舟,也被用來形容義無反顧,不須一代價也要取得勝利的決心。

而,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一句話,也同樣出至一則典故。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臥的地方吊了個苦膽,夜裏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嘗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與命運同甘共苦,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沒想到,這兩個歷史當中鼎鼎有名的歷史典故,僅僅只是被這兩句話,一語概括。

這等才華,簡直就像出至一方大家之手。

甚至,一眾讀者看到這兩句話,比之單獨閱讀兩個歷史典故,還要來得感人,有氣勢。

“三千越甲可吞吳,兄弟們,白大有如此決心,我們豈能不誓死追隨。”

粉絲群裏的群友,顫抖的打出這一句話。

隨後,一眾人等,都是說道,“走,就讓我們一起去湊齊三千越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