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裝逼裝到一定境界了(第4/4頁)

“好像讀過十來首。”

說完,馮易暗叫一聲不好,瞬間淚流滿面。

不等馮易接話,黃一凡又看了羅淩一眼,“是呀,馮同學,聖詩總共有一千多首,你居然只看了十來首,你覺得你還好意思說沒聽過嗎?既然你沒聽過,我想身為作協的羅淩先生肯定是聽過的。羅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這當然是黃一凡故意說的。

什麽香草美人,其實出至前世地球的離騷。

屈原一慣寫文大氣優美,常常將美人香草與君王放在一塊,呈現出一種很獨特的美感。

後來漢朝的王逸在寫《離騷序》的時候,就將香草美人比喻為忠君愛國。

至此,香草美人再不僅僅只是字面意思,而是表示忠君愛國。

這當然不能與他們說。

之所以扯到《聖詩》,除了忽悠之外,完全是因為,這部詩作與前世的《詩經》一樣,蒼茫大氣。最為關鍵的是,聖詩裏面的詩太多了,一千多首。別說這小小的馮易了,哪怕就是一方教授,也不一定全文看過。而且,黃一凡這話也有一絲考較的味道。

你是承認自己才疏學淺沒聽過呢?

還是裝模作樣裝作一翻有才識,表示自己聽過?

黃一凡絕對相信,以羅淩這家夥的個性,他會假裝說自己有印像。

結果,正是如此。

“這個,這個……”

羅淩也是頭大。

他也想說沒聽過,可是,他喵的,聖詩他也只看過十幾首而已。

當然了,聖詩雖然號稱是華國最經典的詩作。但聖詩畢竟是春秋戰國時的詩經,而且聖詩裏面的詩作又太多,總共一千多首,誰能記得住這一千多首呀。別說一千多首,像這一類聖詩,有的人能記住十來首就已經證明文學修養水平還不錯。

可是,他能說自己也只看了十幾首嗎?

大聲的咳了一句,羅淩點了點頭,“嗯,確實,香草美人我是有些印像。大概在聖詩第900多首吧,唉,實在是抱歉,有些不記得了,之前曾經仔細讀過聖詩全文。只是這些天沒看,又有不少忘記。馮易,該你了,你若答不上來,那就認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