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詩意的感覺(第2/2頁)

當年因為白話文的興起,現代詩也隨之誕生。

只是,白話文在小說,散文,劇本……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詩歌方面卻是越來越尷尬。

尷尬的原因一方面是現代詩將近一百多年來並沒有太多經典的作品。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詩本身類型的設定,太過於現代又沒有規劃,有個鬼的好詩出現。

斜著眼,孫在安隨意的掃了一眼這一首做叫“一棵開花的樹”的現代詩。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這是該詩的第一句,孫在安讀了讀,好像沒什麽感覺。

繼續看下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寫得也一般呀,與平常說的話一樣嘛,這也叫現代詩?

其實孫在安實在是對現代詩沒有太多的想法,在他想來,像這種沒有章法的現代詩,你將一句長句子拆開變成短句,那就成現代詩了。或者,將一句話變成一段,也成現代詩。當然,這只是調侃,孫在安對於大都數寫得不錯的現代詩還是有一定欣賞眼力的。只是,現代詩實在是太過於難寫,也太過於沒有太大意義,孫在安並不是特別的感興趣。而且,他也不認為對方能寫出什麽好的現代詩。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看到這裏,孫在安突然感覺這一首現代詩好多了。

雖然還是沒發現這一首詩有哪裏的不同凡響,但已經感覺有一些詩味出現。

從原來的斜著眼,孫在安變得正襟危坐,不再小看這一首詩歌,認真繼續看下去。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到了這裏,孫在安已經有一些激動。

詩意的感覺越來越濃了。

現代詩的意境也越來越厚了。

讀起來,已然有朗朗順口,一種詩情畫意的境界破紙而出。

這是孫在安以前讀到經典詩歌之時,才能體會到的感覺。

沒想到,在這一首現代詩上,這種感覺也慢慢出現。

直到,當孫在安讀到: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全身一顫,這一首一棵開花的樹,徹底的擊進了孫在安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