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3/6頁)

選定了地方之後,就該尋找合適的寶貝來制造了,就像是杜撰一篇小說,這需要素材,大量的素材,而這些素材最好是有根有據,於是,大家開始了對武當山的考察,上下五千年,幾乎所有關於這裏的傳說都被挖了出來。最後,陸鐘從一大堆關鍵詞中選出了一小部分:道士,缸葬,不二和尚,晉朝,謝允。

優秀的老千離不開想象力。陸鐘從關鍵詞開始延伸,進而想到了同為晉朝最著名的人物王羲之。

東晉王家是個大家族,不僅王羲之崇尚道教,他整個家族都崇尚道教,王羲之老年辭官後更是與道士許邁修煉深山,煉制丹藥,采藥石不遠萬裏,遍遊諸郡窮諸名山。另外王羲之愛鵝世人皆知,《換鵝帖》也有這麽一段傳說,既然《換鵝帖》的主人是個道士,那麽這個道士有沒有可能後來就去了武當山呢?所有有利的元素都可以利用起來,加工,再造,揉碎了打散了再重新組裝起來。一千七百年前的事,誰也不知道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歷史原本就是流傳於世的一段段故事,唯一的不同是正史流傳在書上,野史流傳在人們嘴裏。

最後選定《黃庭經》也是有原因的。賈教授本人曾多次臨摹《黃庭經》的拓本,自認能做到以假亂真。正好他手中還收藏了一卷將近千年的空白帛本,精心處理後,他就開始了摹寫。

把經書放進沉香木盒子裏,再把盒子和幹屍放進大缸中,漢代的白膏泥重新打濕變軟後密封了缸口,乍一看,還真像那麽回事。如果不做C14鑒定的話,誰也看不出這是假的。

東西選定了,接著還得找個好地方埋下才行。

陸鐘選擇了遠離武當山風景區的五龍宮附近,五龍宮早已破敗,平時遊人甚稀,但真正懂得武當山歷史的人都知道,這裏是八百裏武當歷史最悠久的第一座皇家道場。五龍宮附近的黑虎澗旁亦有著武當山規模最大的一片道士墓群。在黑虎澗的附近,陸鐘他們一次次的尋找,終於發現了一處位於半山之中的已經殘破到只剩下塔基的道士塔。

正是利用這個道士塔,經過仔細加工處理後,變成了一個“地宮”,接著在“地宮”附近埋下貨真價實的鈞窯瓷片,還有賈教授精挑細選收購來的高仿鈞窯瓷器和汝窯小盞。又在山下尋了戶破敗不堪的農家,高價買下了農家的屋子以及屋裏的所有物件。

大家把那些磚一塊塊地拆下,運到半山“地宮”旁邊重新組合好,就連屋頂上已經開始發黴的茅草屋頂和搖搖欲墜的柴棚也同樣搬了上去,就這樣,一處可能藏有寶貝的民宅出現在半山之上。

事已至此,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最關鍵的部分,如何才能把那兩口缸埋進地下,埋在“地宮”的下面,而又不被發現呢?

還是陸鐘想了個最簡單卻最有效的辦法,挖了個長長的地道直達“地宮”正下方,所有挖出來的土,都用麻袋裝好,編上號碼。把缸埋進去後,再按照編號上的順序依次回填那些土。做完這些後,再把在二十米開外的地道口上也用植物遮擋起來,誰也看不出這地下的秘密了。

C

所有的這一切從計劃到完成,足足用了三個月,這三個月中陸鐘還抽空把《阿寶篇》細細研讀了好多遍,尤其是其中幾則關於露財騙(尋寶挖寶詐騙,冒充貴人身份)的手法。又過了一個月後,等土裏的一切都穩定了,又等到其他的小細節一一推演完美,A和B計劃全部設定,確保萬無一失後,這個騙局才正式開始。

這個局跟以前的都不一樣,沒有正將,所有出場的人統統都是謠將,大家以各種方式給汪錦保造成一種假象,讓他以為真有寶貝藏在這山上。

身在不能用儀器做鑒定的深山之中,還得制造出讓汪錦保在不離開武當山的情況下就必須付款的契機。兩名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比什麽都有吸引力。這兩名對手就是江湖上只有傳說卻未見其人的夏春秋夏老爺,還有來自日本的某秘密財團的執行人山下大藏。

夏老爺自然由老韓扮演,梁融為他精心設計了一個老年妝,看起來他一下子老了二十歲,再加上定制的大痦子,沒見過夏老爺真容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懷疑了。夏老爺的獨生女夏宜荷當然非司徒穎莫屬,這次她難得出演如此清純的形象,還跟陸鐘演了把感情戲,過足了癮。夏老爺的大徒弟就是陸鐘扮演的張亞睿,而二徒弟簡易就是單子凱。至於山下大藏就由梁融扮演,他還特意做了個假肚子和胡子,使自己看起來更胖。為了襯托山下大藏的形象,以及後續的“殺人”計劃,陸鐘特意邀請了曾潔來客串這個角色。以曾潔的身手,足以讓汪錦保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