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3/4頁)

“看得出這帛是施過膠漿的,否則書寫時會洇,從墨跡中可見此帛本完全不洇,筆跡順滑流暢,絕對是當年的專供官家使用的上等帛。宋代趙構的《翰墨志》中說王羲之作《蘭亭序》用的是蠶繭紙,而此帛本的質地跟蠶繭紙質地相近,的確是書聖的風格。”

幾位專家一個個全都表示認可,最後一位發表意見的專家更是以研究王羲之的字見長,曾經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得到他的認可基本上也就可以放心了。更何況大家是親眼見到東西從土裏挖出,旁邊的土質也都檢查過了,肯定不會造假。

“您辛苦了,今晚我請吃飯,您把弟兄們都叫上吧。”汪錦保心情大好。

“吃飯就算了,咱們還是把尾款先付清吧。”警長高大威猛,斜著眼俯視著汪錦保。

“尾款?咱們不是已經結清了嗎?五十萬。”這警察怕是要獅子大開口了,汪錦保心道不妙,可本地佬不知躲到哪裏去了。

“那五十萬幫你搬走絆腳石,現在我要的是可以讓你帶著寶貝下山的錢,有什麽不對嗎?”警長不是吃素的,白吃黑可比黑吃黑更不講規矩。

“你想要多少?”汪錦保決定談談價錢。

警長不說話,只伸出了一個巴掌。

“還想要五十萬?”這個數倒也不高。

“五百萬,外加你手上的那個扳指。”警長不僅翻了十番,還看上了汪錦保的扳指。這扳指可有點說道,明清時期新疆黃玉產量極少,比羊脂白玉要貴得多,且黃色代表皇室,深得乾隆青睞。如果細看,還能看到這枚扳指上有館閣體的楷書禦題詩。此扳指是十多年前賈教授幫汪錦保做假鑒定低價騙到手的,汪錦保愛不釋手從不離身。

“你也太黑了。”這個數字顯然超乎了汪錦保的心理預期。

“您賺的是大錢,我們分點湯喝不算過分吧。”警長冷笑一聲,意思是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好,五百萬就五百萬,你拿到錢馬上讓我們走。”汪錦保厲聲道,他早該想到上什麽山頭就要拜什麽菩薩。

“我說話算話。”警長得意地笑了。

D

第二天早上,汪錦保躺在他的紫檀羅漢床上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昨晚睡得又沉又香,因為他把那個沉香木盒子放在了床頭櫃上。都說陳年沉香的香氣最是濃郁,果然沒錯,那歷經千年的木頭香氣濃得連做夢都是香的,果然是好寶貝啊。

如果不是該死的警察太貪心,一切都還算順利。那位貪心的警長也算識相,收了他那麽多錢答應會讓賈教授那夥人待久點。真有點心疼那扳指,手指頭上空落落的,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如果送出去拍賣,一百多萬還是值的。

有道是有得必有失,汪錦保心情奇好,也就不計較那些了,不緊不慢地穿好衣服,洗凈手,去書房欣賞經書。這寶貝究竟該怎麽露面,怎麽炒作,究竟是該拍賣還是先存在手裏,都是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五六百萬就換來個絕世好寶貝真是太劃算了,賈善仁一點好處都沒撈到,真是越想越開心。

汪錦保帶著得意的笑來到經書前,只一眼,他的臉色就變了。經書原本是褐色的,現在變成了深褐色,那顏色要是再深一些連上面的字跡也看不清了。

怎麽會這樣的?他心急如焚,又是找專家又是聯系保管箱的銷售商,專家很快就來了,說這樣的情況極可能是發生了氧化反應,必須馬上控制,這種反應是不可逆的。銷售商是國外的,電話裏聽來聽去都是外國腔,就是打不通。

“奶奶的,老外的東西也有次品!”汪錦保心急如焚,他壓根就沒想過,幾萬歐元買回來的東西居然有質量問題,而這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汪爺,保管箱的使用手冊上說要修理必須退回原廠,國內沒有配件。”助理小心翼翼地說著,生怕惹得汪錦保更生氣。

汪錦保已經沒工夫生氣了,他更擔心的是箱子裏面的經書該怎麽辦。他連臉也顧不上洗,就帶著箱子直奔相熟的博物館。他知道哪家博物館有同樣的保管箱,手腳快些說不定還能阻止惡化。

不知道為什麽,移動箱子後經書變黑的速度加快了,又正好趕上上班高峰期,路上堵得厲害,汪錦保急得直跳腳。等他們趕到博物館時,那經書已經變成了黑炭一般,汪錦保欲哭無淚。

可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他回到家時,門口居然停了一輛警車。警方說汪錦保涉嫌走私多件國家級保護文物,要請他去協助調查。

“我是個遵紀守法的商人,每年都按時納稅,一切都是照規矩辦的,我經手的也全都是仿品,我想你們一定是誤會了。”雖然心情極度惡劣,但汪錦保不得不強作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