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堅守(第3/8頁)

宋懷明重重點了點頭。

顧允知道:“十多年前,我去江城,在清台山遊覽的時候,偶然看到一塊巨石,方方正正,傲立於天地之間,我在石前佇立良久,天地造物,千姿百態包羅萬象,可是在自然界中這種方方正正的石頭極其少見,鬥轉星移滄海桑田,歷經風吹雨打,若非山體崩塌很難看到這種棱角的石頭,我欣賞它的方正,給它起了個方正石的名字,可最近我去東海,又看到一塊石頭,立於海面之上,無論風吹浪打,始終屹然聳立,它缺乏方正石的棱角,可是它給我的震撼絕不次於那塊方正石。”

宋懷明靜靜聽著顧允知的話。

顧允知道:“我現在才明白,石之方正不在其表,而在其心!無論外表怎樣改變,其心不變,其質不變,這才是石之真諦!”

宋懷明抿起嘴唇,顧允知所說的不僅僅是石之道,也是官之道。宋懷明道:“喬老是個喜歡擺弄石頭的人,我去他家的時候,看過他的藏石,很多,很豐富!”

顧允知微笑道:“我喜歡自然,自然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本屬於自然界的東西,你將它拿到庭院,肯定會失去原有的味道,我不懂石,可是我知道石頭最美的時候,是它還在自然之中的時候,一旦將它擺上托盤,哪怕是再吸引眼球,也失去了原有的靈氣。”

宋懷明笑道:“顧書記的這番話讓我茅塞頓開,我認為石之美在於那份堅韌,守住它原有的位置,無論風吹雨打,絕不改變其質!”

顧允知端起酒杯道:“幹杯!為了平海!”

宋懷明微笑道:“我忽然發現我們有一點很像!”

顧允知幹了這杯酒,宋懷明也飲盡了杯中酒:“都很像石頭!”

顧允知笑了起來:“風雨可以改變我型,卻無法改變我心!”

顧允知離去之後,宋懷明一個人在陽台靜坐,望著夜空中的那輪明月,腦海中始終在回想著顧允知剛才的那番話,在仕途上他可謂是一帆風順,能夠在現在的年齡登上目前的位置,不僅僅是依靠運氣和背景,他的能力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喬老從不掩飾對他的欣賞,可以說他有今天的位置,喬老的提攜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從女兒和張揚的戀愛關系確定開始,他和文家通過這一紐帶已經聯系的越來越近,宋懷明知道這種敏感的關系肯定會讓他人產生某些想法,這些想法極有可能影響到某些人的態度,所以他一直都在刻意淡化處理這層關系,然而中國有著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體制,同樣有著世界第一的關系網,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迅速的傳播出去,有些事是瞞不住的。

宋懷明想起過年的時候,曾經去拜訪喬老,喬老還鼓勵他要在平海踏踏實實幹下去,宋懷明閉上雙目,他的政治觀點和顧允知有些相同,雖然很多人把他歸到喬老一派,後來又把他歸到文副總理派系,可宋懷明始終奉行著做好自己的原則,他對派系之說從心底有種抵觸感,然而他終究還是在喬老的心中變成了文副總理派系中人。

在從文國權口中確認自己無緣接替顧允知位置的時候,宋懷明的確有過短時間的惆悵,可維持的時間並不長,這世上理所當然的事情太多,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是必然,更何況前來平海的喬振梁過去是雲安省省委書記,無論是資歷背景還是從政經歷都比自己要深厚的多。

宋懷明不是個喜歡幻想的人,他很務實,這種人往往接受現實很快,他已經從最初的少許沮喪中解脫出來,現在考慮的是自己和喬振梁未來的磨合問題,他對喬振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喬振梁表面一團和氣,實則無比強硬,此人外圓內方,在雲安擔任省委書記之時就以其強硬的作風聞名,讓他身邊的那幫省長副書記全都成了擺設,在這一點上,顧允知要比喬振梁更好相處,至少顧允知對權力的把持沒有喬振梁那般的強烈。

宋懷明當初之所以能夠得到喬老的欣賞,正是因為他做事果斷,法制為先的為政方式,被人冠以新法家的稱號,喬振梁對於法制和穩定的強調比他更為大力,兩個風格強硬果斷的人並不是一個最佳的班子,雖然喬振梁還沒有來,宋懷明已經預感到,日後他們之間的摩擦一定不會少。

喬振梁的微服私訪,清台山的械鬥事件,最近發生的一連串事情讓宋懷明感到十分不爽,喬振梁這位未來的平海省委書記,一定早就知道了這個任命,在還沒有正式上任之前,他就開始將自己的影響悄聲無息的滲透到平海。宋懷明雖然不清楚江城發生事情的全部,可是有一點他能夠推測到,一幫常委跳出來向市委書記杜天野發難,肯定是有所依仗,這個依仗就是喬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