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軟硬兼施(第2/6頁)

人大主任趙洋林道:“南方和北方的情況不同,人們的觀念也不同,接受現實,跟具體實施還有一段的距離。比如說江城紡織廠,從南林寺工程開始,紡織廠的工人就沒有消停過,現在新廠區已經建成了,馬上面臨著大幅度的裁員,工人又不樂意了,這麽多人,你把他們一下推到社會上,社會非得亂套不可!”

左援朝道:“我早就說過,江城的根本在於企業改革,只有做好大中型國企的改革工作,才能穩定民心!這可不是栽栽樹、種種花,高喊幾句口號能夠解決的問題。”他的矛頭又指向了常務副市長李長宇。

李長宇提倡發展綠色經濟,大力推進江城旅遊的發展,雖然的確做出了一些成績,可目前並不能看出旅遊能夠成為江城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李長宇最近事情不斷,人明顯消瘦了一些,他抽了一口煙,低聲道:“改革是全方位的,我們每個人都不敢說自己是天生的成功者,也不敢說自己有多少經驗,改革的過程,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個摸索的過程,提高的過程。企業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其他各行各業的改革就不重要了?教育、醫療、養老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江城都會亂套。現在江城的改革重點就在企業,我們市財政的投入重點就是開發區,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我相信開發區會搞起來,可我並不相信,開發區可以在一兩年內取得成效,我們做領導的不能厚此薄彼,應該均衡的考慮問題。”

李長宇的發言很中肯,也獲得了部分常委的支持。

趙洋林道:“江城需要改革的地方實在太多,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我們改革中所面臨的困難也要比其他的城市更大,萬事開頭難,既然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以後應該會越來越順利。”

市委書記洪偉基笑道:“最近一段時間,江城的治安也改善了許多,這和廣大公安幹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鵬飛同志也證明了他的能力!”洪偉基望向剛剛當選為江城市常委的公安局長榮鵬飛:“鵬飛同志,來江城有一段時間了,有什麽看法,說給大家聽聽!”

榮鵬飛還是第一次參加江城市常委會議,他微笑道:“我初到江城,對江城的情況只是了解了一個大概,現在沒什麽好說的,最近的治安很好,跟我也沒多少關系,我才來了幾天啊,這都是過去田局長的功勞,制度還是那個制度,規則還是那個規則,我可不敢居功。”

所有常委都笑了起來,他們感到榮鵬飛這個人很隨和,說話也很有分寸,其實所有人心裏也是這麽想的,你榮鵬飛才來幾天啊,江城的治安原本就不算太差,只不過湊巧幾件案子發生在了一起,田慶龍遇上事了,算他倒黴,不過他這次也算是因禍得福,上調省公安廳擔任副廳長,這也是好事。這麽大年紀了,沒必要在一線拼,去了省廳等於找到了合適的養老地方。

代市長左援朝道:“皇宮假日的事情在社會上影響很壞,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處理結果!”他提起這件事,政協主席馬益民、常務副市長李長宇,副市長袁成錫的臉上都不好看。他們三人已經勒令親屬退出皇宮假日了,不過目前的皇宮假日還處於停業整頓階段,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洪偉基對左援朝這種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也頗為無奈,畢竟這件事涉及到三位常委,洪偉基本以為這件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漸漸淡忘,可沒想到左援朝仍然不願放棄。

政協主席馬益民道:“皇宮假日的事情,我們已經讓牽涉其中的家屬承擔了應有的責任!”

李長宇和袁成錫都沒有說話,洪偉基道:“我看這件事還是盡量低調處理,該承擔的責任一定要承擔,可是大家也要考慮到這件事過於敏感,如果傳播到社會上去,對我們市領導的誠信度又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洪偉基停頓了一下道:“其實我個人是不贊成領導幹部的子女經商的,表面上看起來也許不存在腐敗的問題,可事實上,幹部子女經商憑借的就是父母的光環,他們所得到的層層面面的關照肯定會很多。”

人大主任趙洋林笑了一聲:“這種事恐怕無法避免吧,據我所知,咱們江城就有這麽幾位!”

所有常委都沒有接話,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許嘉勇是前省長許常德的兒子,顧佳彤是省委顧書記的女兒,還有一位喬夢媛更是了不得,她是喬老的孫女。說他們都是奉公守法的商人,沒人會有異議,可說他們在經營中沒有受到任何的關照,恐怕誰都不會相信。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這幫常委都明白,真正做到大公無私是多麽的不容易,想大公無私就得六親不認,一個人真要是做到六親不認,那還算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