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排列組合(第2/5頁)

紀委的那位女同志愣在那裏,田慶龍的雙眼中卻流露出欣賞之色,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又怎能讓人忍心去鄙視?李長宇正處在人生中最為困難的時候,葛春麗想的不是逃避,不是撇清自己,而是勇敢地站出來和李長宇一起承擔,這樣的女人又怎能不讓人尊敬。

葛春麗走後,紀委的那位女同志忍不住道:“她怎麽這樣啊?難道不覺得丟人,難道不懂得羞恥嗎?”

田慶龍大聲道:“在我看來。這樣重情重義的女人太少了。”

寧靜路9號小樓一如往日那般靜謐。顧允知坐在藤椅上,靜靜享受著從窗外透入的陽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喜歡一個人享受寧靜。看來他的確已經老了,無論他承認與否,這都已經成為一個事實,然而人的內心是很奇怪的,越是臨近退休,對權力的欲望就變得越發強烈。江城的這場政治風暴雖然並非是他制造,卻是他順勢推手,造成了現在的影響,隨著這場風暴的進行。省長許常德顯然坐不住了,他這次前往北京,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平息這場風暴的方法,顧允知並不擔心許常德的能量,他既然促成了這次的政治風暴,就有十足的把握。

一縷清風從窗紗中透入,顧允知的唇角露出淡淡的笑容,早在許常德擔任省長之前,就有人暗示他。許常德將會是他的接班人,兩年後將順利從他的手中得到接力棒,帶著平海這艘經濟航母繼續走向未來。顧允知和許常德之間的不合從未表面化過,可是這種不合卻由來已久,顧允知在擔任平海掌門人之後,制訂了重點發展平海南部地區,以南部經濟帶動整個平海省的全面發展。然而事實證明,今年平海南部城市在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獲得高速發展的同時,並沒有起到帶動全局的作用,平海北部四座城市嚴重拖累了整個平海省的發展步伐,直接的表現出經濟發展的不均衡。

江城是老工業城市,也是平海北部的領頭羊,許常德的經濟觀點就是建立以江城為中心輻射到周圍三省九市的經濟區域,這樣的宏觀經升觀念得到了中央某位領導人的嘉許,許常德的觀點等於間接指出顧允知這些年工作上的不足,過於重視南方。而忽視平海北部,老工業區的經濟發展問題。

許常德在許多人的眼力成了一位具有開拓性的幹部,而顧允知卻一直在冷眼旁觀,他認為許常德是在嘩眾取寵,衡量一個省的發展與否。要看綜合經濟指標,他在任的這些年平海經濟連續增長,如果不是受到北部經濟的拖累,這個增長數字還會更讓人驚嘆。許常德認為平海北部地區經濟之所以落後,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偏重於南方,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領導人。他認為許常德並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認為許常德善於誇誇其談。不是一個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可是顧允知的意志畢竟代表不了中央,許常德還是被看中,從江城市市委書記,一個副省級幹部,一躍成為平海省省長。

墻上的掛鐘悠揚響起,顧允知舒了一口氣,他看到自家的大門打開了。一個高大的身影走了進來,來人是江城市副市長左援朝,左援朝今年四十一周歲,是江城乃至整個平海政界最年輕的副市長,如果不是李長宇這匹黑馬的突然殺出,他早已登上了江城常務副市長的寶座,李長宇的上位,可以說是左援朝順風順水的仕途上最大的一次挫敗。一直以來他和市長黎國政,和前任市委書記許常德的關系都算融洽,他的侄女左曉晴極有可能成為許常德的兒媳。就在他以為自己成為常務副市長板上釘釘的時候,突然擺了他一道的那個人就是許常德,這讓他對政治有了更深的感悟,政治和感情決不能混為一談。

左援朝是個不服輸的人,在他的眼中政治上只存在兩種人,一是盟友,一是敵人,盟友是需要團結的,而敵人是必須抓住一切機會進行打擊的,以他現在的地位和能力,最可能打擊的就是李長宇,所以他將報復的目標第一個鎖定在李長宇的身上,本來他對打擊李長宇所報的希望並不大,畢竟李長宇的身後有市委書記洪偉基,有平海省省長許常德。可是事情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當左援朝按照他的計劃悄然進行的時候,忽然現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正在幫助他推波助瀾,這件事的影響被不斷擴大,擴大到他當初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步,混跡政壇多年的左援朝,敏銳的察覺到了這雙手的主人。無心插柳柳成蔭,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讓他意識到自己和顧書記成為盟友的可能,左援朝是個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有了機會他就不會輕易放過。

這已經是左援朝第二次來到顧書記家造訪,和上次的冒昧不同,這次左援朝是受到顧允知邀請的,走入顧家的小院,他首先看到了正在草地上蹦蹋而行的顧養養,上次來的時候,他記得顧養養還是坐著輪椅。現在看來,小妮子已經正處在飛快的康復之中,雖然走得很慢,很艱難,但是已經可以不依靠雙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