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省港旗兵(第2/4頁)

中年男子不屑,小野貓卻似乎對李歡頗感興趣,不時的偷偷回頭做個可愛的鬼臉,美眸裏帶著促狹的挑釁,小香舌伸得煞是可愛。

李歡學了乖,眼睛瞧著一邊,不再去跟小野貓的眼神碰觸,他心裏清楚,以後還要在香港這地方混哪,像這種鬼精靈型的嬌縱千金,還是少去招惹為妙。

這時,那對父女鉆進了黑色幻影,豪華排場的車隊緩緩啟動,浩浩蕩蕩地開出維多利亞港,很快就消失在李歡的眼簾。

李歡步出港口,港口高速公路縱橫交錯,車流川流不息,放眼四望,高樓大廈林立,一派繁華喧囂的景象。

香港有著東方明珠的美譽,是全球金融中心,購物者的天堂,遍地都是黃金的機遇之地,這裏有奢侈華麗的港貨,有紅得發紫的港星,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認為香港什麽都叫港,就連稱呼香港人都習慣稱之為港商。總之,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給大多數內地人的印象就是,一個有著資本主義制度,看似自由、民主、公正的地方。有機遇就可以在這裏冒險、立足、發展,運氣好就過著奢侈腐敗的富豪生活,有這夢想般的傳說,而九十年代前,香港是無數內地人偷渡的首選之地,於是,這些從內地偷渡過去的偷渡客,被香港當地人安了一個響亮的名稱:省港旗兵!

以前的省港旗兵都是偷渡,李歡這個新一代的省港旗兵還好,身上已經擁有了合法的身份證、居住證。

李歡從懷裏摸出居住證,瞅了眼上面的地址,九龍區……油麻地……廟街……荔枝巷106號。

乘荃灣線地鐵到左敦A出口出來,李歡步行不到五分鐘時間,已經能聽到廟街傳來的喧囂之聲。廟街這個地方,對李歡來說算是故地重遊,三年前,他曾在這條街後一個不起眼的破舊公寓內,摧毀一個隱藏在這裏多年的間諜網,可以說對廟街周遭的地形了如指掌,只是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獲得人生自由的第一站會在香港這個最大的平民區。

廟街起點由油麻地文明向南延伸至佐敦道的南京街,當中有超過七百個小攤販,密密麻麻一家挨著一家。李歡瞧了眼手表,八時多一點,此時的廟街正是最熱鬧最繁華的時候。

街档式經營的廟街雖然在街頭標示著下午兩點至午夜十二點的開放時間,但實際上,許多攤位都在夕陽西下時分,才不慌不忙地開始搭攤位擺貨品開張,幾根鐵管、幾片木板、紙皮或紅白藍膠布,七拼八湊很快就搭起一個小攤位來。

廟街總是越夜越精彩,燈火通明時分最是熱鬧,叫賣聲、影碟播放聲、有聲玩具的喜怒哀樂聲、粵劇路演的彈唱聲、街頭食肆的爆炒聲、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以及熙熙攘攘的遊客,鬧得廟街一派歡樂景象。

匯入熙熙攘攘的人群,李歡只覺一陣眼花撩亂,以後,自己就得在這個充滿平民色彩,魚龍雜處的地方混生活。

一陣魚丸香氣撲鼻,嗅著味,李歡走到街邊一個冒著熱氣的攤位買了兩串魚丸,一邊走一邊哧溜有聲地將魚丸咬進嘴裏大嚼著,彈性十足的口感,鮮、香、燙,還夠勁道,就他現在這副德行,似乎已經找到了一點點做普通平民的感覺。

一條街走了不到一半,李歡拐進一條小巷,巷子裏就不似大街那樣擁擠不堪。走到一幢年代看上去有點久遠的公寓樓門口,李歡擡頭打量了一眼,公寓外墻的粉飾已經剝落,公寓內為開放式走廊,走廊後門無一不安上鐵柵欄,借著走廊昏暗的燈光,隱約還能瞧見走廊墻壁留有紅色油漆大字,“還錢”、“收命”、“砍你老母”、“殺你全家”等字眼,觸目驚心,不用說就知道是哪家倒黴蛋欠下了高利貸。

走進公寓大廳,一個破舊的前台後坐著一名幹瘦的老頭,戴著老花眼鏡,正搖頭晃腦地隨著收音機裏的粵曲哼唱著。

李歡走近前台,老伯老伯的喚了好幾聲,才將沉迷在粵曲裏的老頭喚醒。

“你……找誰?”老頭瞧李歡一身名牌西裝,老花眼鏡下的眼神有些疑惑。

“我是七樓的706的住戶,我過來拿鑰匙。”李歡笑了笑。

“你是706的住戶?”老頭有點不相信,主要是李歡這身行頭實在跟這幢老舊的公寓格格不入。

“呵呵,沒錯。”李歡笑著將居住證遞到老頭面前。

老頭接過居住證,端詳了一下,遞還給他,說道:“706房只繳了一個月的房租,算時間後天就該繳房租了,你記得繳到物管去。”

繳房租?李歡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準是那張正中卡著時間租的房子,於是笑著說道:“是是……多少錢?我幹脆先繳上一季的房租,繳你這成嗎?”

“繳我這裏也可以,706房的房租一個月是三千兩百元,一季嘛……”老頭心裏算了下說道:“嗯,一季是九千六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