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村民議事規則(第2/2頁)

在大家意識中,政府決定要做的事情,遇到困難就克服困難去做。沒有想到王橋架起這麽大的一個陣式,居然會因為有百分之二十村民不同意就不做了。

江老坎悶了半天,道:“王鎮,不用簽字,肯定不會超過百分之八十,這事做不成。”

王橋道:“前面的工作要細致,要深入到每家每戶去發動,發動以後,大家認識會提高。”

江老坎道:“沒用。”

王橋道:“你這個說法就太武斷了,我問你,三社河通公路那一部分一共有多少員,有多少名共青團員,有多少名村民代表,員、共青團和村民代表涉及多少家庭”

江老坎生在此地長在此地,可是確實沒有做過這種調查,無法回答王橋的問題。

“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才稱得上工作細致。每個人都代表著一個家庭,就意味著說服一位村民代表、黨員和團員,就能增大說服一個家庭的可能性。”王橋又道:“還有另外一個調查,河兩岸有多少人家的親戚,可以叫親戚給親戚做工作,事半功倍。只要宣傳到位,工作細致,剩下不同意的人絕對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如果工作很細,仍然不行,那就停止吧。”

大家原本都不相信能達到百分之八十,聽到王橋分析,又覺得真有可能。

王橋繼續道:“第五步,分解工程,落實到戶,由各村民小組組織實施;當然這也得看什麽事,比如修橋就不能交給每家每戶,有些挖溝工程可以,這要隨機應變。大體上這麽個意思。

“第六步,這是關鍵一步,吸收群眾代表工程的擔任工程的會計、出納、保管和質量監督等職,鎮村幹部只管辦事不管錢物,完事以後,竣工結算,張榜公布,群眾隨時可以查賬。”

這六步就是以後城關鎮村民議事規則的標準模板,是王橋深入思考的結果,也是準備給鄧建國副書記關於基層組織建設的方案。

王橋講完,會場有些偏冷。羅基奎和江老坎都沒有發言。

王橋點名道:“江書記,由村民代表管錢管物,你沒有意見吧。”

江老坎這才回過神來,道:“我能有什麽意見,少管事,樂得輕閑。”

反倒是接近六十歲的村文書最為積極,道:“我覺得王鎮的辦法好,把事情都擺在大家面前,這碗飯吃不吃由大家來選。吃不吃這碗飯是村民自己的決定,不管修路還是不修路,以後都沒有多話說。讓村民管錢更好,免得老是懷疑村裏幹部,讓我們裏外不是人。”

拋出了規則,王橋也不急於大家全部真心擁護,道:“今天不急於表態,大家再仔細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今天是植樹節,我還要去植樹。”

幾個鎮幹部冒著雨水離開了青橋村,留下幾個意見不一致的村幹部在江老坎家裏爭論起來,爭得面紅耳赤,最後吵了起來,不歡而散。

村裏小道都是土路,雨水之後,王橋皮鞋全是泥,褲腿也是泥,頭發貼在頭上,看上去頗為狼狽。時間馬上就要逼近十一點,王橋沒有辦法回去換衣服,就直奔植樹現場。反正都是在野外植樹,皮鞋臟一些,沒有什麽大問題。

到了現場,他用水將皮鞋上面的泥巴清洗了出來,但是褲腿始終很臟,沒有辦法完全清洗出來。

十一點,幾輛車開了過來。

晏琳坐在第一輛車裏,隔著玻璃窗,老遠就見到了被雨水淋濕的王橋。縣裏打頭陣的是副書記華成耀,他主動引導著中巴車來到指定位置。王橋和宋鴻禮則站在外圍,迎候著下車的省委辦公廳一行人。

男人的魅力在年輕的時候主要靠自身,步入社會以後,男人魅力就逐漸由自身向社會角色轉化。晏琳位於山南最高中樞機構,經常接觸到權力再握的大人物,盡管這些大人物各有各有難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權在握的他們確實自信心十足,很有男人魅力。

平時在一起工作的省委辦公廳同志們離開省委辦公廳時,慣例都不會低於縣處級。

晏琳坐在車上,靜靜地看著在雨中有些狼狽的王橋這個在學生時代散發著強烈男性魅力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