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調研(第2/3頁)

王橋接過文件看了看,這是城關鎮下的關於鼓勵靠山農戶養羊的文件,其中規定:養殖戶養羊1oo只(含1oo只)以上,每只羊可得到當地政府補貼1oo元,2oo只(含2oo只)以上,每只羊政府補貼2oo元,形成規模的養殖戶(5oo只以上),每只羊可獲得政府補貼3oo元!

另外還有建議品種——波多山羊。

這是一份還要執行的文件,王橋仔細讀了一遍,道:“那麽補助款到位沒有?”

瘦漢子臉上就有青筋冒起,氣憤地道:“年底農辦來數羊子,王健也在一起的。他們只數活的,死了的不算,這不對頭,死了的羊子也是我們養的,辛苦養大,它要死我們有什麽法子?應該算補助。”

聽到這裏,王橋就有心底了,今天遇到的事還不算特別棘手,至少養殖戶沒有提出賠死羊。還在可控制範圍內。他略加思考,又對江老坎和駐村幹部王健道:“以前養殖戶有多少只羊,有底數沒有?”

王健道:“買羊子的時候,農辦和村裏都派人參加。直接到靜州養殖場進的貨,有購買表格。”

王橋又問道:“補助款沒有?”

王健道:“正在放的時候,姚鎮長調走了,就沒有簽字。然後就過春節,一直沒有放?”

問清楚情況。王橋就當場表態道:“按照你們進貨時的登記表,我們該補助就補助,不能說全部挽回損失,至少讓大家少損失一些。下個星期一開班子會,我講一講這事,王健主動點,約農辦把事情辦了。”

前任鎮長姚向輝很少到村裏來,來到村裏也就是在辦公室坐一坐,根本不與村民直接見面。而且,姚向輝向來不表態。什麽事情都說要回去研究,這一點最令村幹部們不滿。今天新鎮長王橋下村,不僅敢於和村民面對面談話,還能當場表態,這就出於江老坎的預料。

王橋又道:“我不是養羊的專家,也沒有到現場去看過,所以不好評價。但是憑推理,應該是波多山羊的養殖技術不過關,或者說養得太密了,不透風。病菌多。我讓農辦到畜牧中心請專家來看一看,到底致死原因是什麽,找到病因就好辦了。”

大家圍坐了一個多小時,村民們雖然沒有得到死羊子的賠償。但是爭取到了另一項利益,死掉的羊子也能算補助,損失最大的一家死了四十多只羊,就可以多得接近九千補助,也算不幸之中的萬幸。

離開了一社,江老坎笑容滿面地道:“王鎮。下一步是看花還是看草?”

王橋道:“繼續看草。”

江老坎就介紹道:“那我們到三社去,三社有個麻煩事,就是有一半的地盤不通公路,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條小溪溝把三社分成兩半,一半通公路,一半不通公路。要修機耕道路就涉及到義務工和積累工使用,還有田土掉換,不通公路的強烈要求修路,通公路的沒有積極性,所以一直搞不起來。”

江老坎站在半山坡上,指著小溪溝對面,道:“不通車的那些社員要修房子,只能找人把磚、水泥挑過去,人工費用貴得不得了,所以河對岸很多人都沒有修房子,不是不願意修,是修起太不劃算。”

這是一個積累多年的難題,相當不好處理。王橋初任大鎮一把手,朝氣蓬勃,信心百倍,雄心萬丈,根本不怕這些困難,道:“那我們去看一看,聽聽想法,肯定有解決辦法。”

到三社河對岸找了一個大院子坐下,不一會就聚了十幾個村民,都在反映不通公路帶來的困難。王橋這次沒有急於表態,認真聽了村民的意見,原原本本記了下來。

回到江老坎家裏時,遠遠就聞到了雞湯香味。王橋走了一下午,聞到雞湯香味就流口水,道:“老江,今天中午不喝酒,就喝雞湯,吃飯。”

江老坎嘿嘿笑道:“到了青橋村,酒不都喝兩口,顯得我們小氣了。王鎮,下回你別帶雞來了,想喝雞湯,隨時說一聲。帶雞來,就太見外了,王鎮想吃只雞,我家還負擔得起。”

幾個人圍坐在堂屋裏說話。王橋道:“今天我還是很有收獲。從理論上來說,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長,政府管自己該管的,其他的事由村民自己管,而實際情況是如果政府不管,延襲了數十年的落後狀況始終不會改變,或者說改變得很緩慢。比如喂羊這事,幾十年都是散養,從品種、技術上都沒有任何進步,也不能帶來改變生活的財富,政府出面促一促是對的,現在的關鍵就是如何促進這事。”

說話的過程也是王橋整理思路的過程,他覺得似乎慢慢地開始觸摸到基層組織建設某個方面的鑰匙了。這把鑰匙不是萬能的,至少能解決部分問題。

江老坎抽著煙,從煙霧中看著王橋,道:“王鎮,聽說你參加工作才一年多,我覺得不象,你比姚鎮長老練多了,對農村情況也了解,沒有開黃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