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市委書記是市長派來的?(第2/2頁)

她知道柳俊不在意這個。柳俊是市長,主管經濟建設工作,在潛州主政兩年時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也不屑於去與韓旭爭搶這份功勞。但她婁海英不一樣,身為黨群副書記,黨建工作也是她的正管。如今出了這麽大的成績,韓旭卻一個人獨吞,甚至帶上了去年才到任的胡知運,獨獨將她這個黨群副書記撇過一邊,換了誰也不會服氣的。

雖然說婁海英是柳俊線上的人,與韓旭“理念”不同,但在這樣的事情上面,怎麽也要一碗水端平。這個市委書記,才會做得讓人心服。就韓旭這樣難看的吃相,就算沒有柳俊這個強勢的衙內在潛州,他也難以服眾。

這一回。柳俊倒是沒有反駁婁海英,而是贊同地點了點頭,說道:“韓書記確實是欠考慮了,對於維護班子團結不利嘛……”對不同的下屬,有不同的駕馭手段,這是成功上司都有的共同特點。婁海英是那種直爽的性格,在自己人面前,喜歡直來直去,柳俊若是一味的做思想工作,要婁海英“諒解”韓旭,效果不見得會很好。婁海英是市委副書記沒錯。同時她也是一個女同志。思維方式有時候與男同志是有區別的。

一般而言,女同志在“訴苦”的時候,作為“聽眾”最好是順著她的思路說上幾句,才能取得共鳴,不然就要招人“恨”了。

果然,婁海英一聽柳俊贊同她的言語,立即來了精神,說道:“可不是嗎,還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市長,你該聽說過了吧?今天韓旭陪同記者在白湖縣樺樹鎮蔣家大垸采訪,差點鬧了笑話……”柳俊就笑了。

婁海英說的這個“笑話”他自然也是聽說過了的。

蔣家大垸在九八年大洪水時,受災嚴重,後來又因為蔣樺樹的舉報,引發了“白湖窩案”連《人民日報》社的記者,也聽說過這個垸子。韓旭做情況通報的時候,提起了蔣家大垸這兩年間的變化,《人民日報》的記者很感興趣,提出去蔣家大垸采訪一下。

韓旭自然是無有不允,當即陪同兩位記者前往采訪。

聽說市裏的大領導來了,蔣家大垸的村民都很高興。因為柳俊的存在,蔣家大垸的群眾對於市裏的官員,頗有好感,潛意識認定,市裏的大官,應該都是和柳市長一樣的“青天大人”韓旭和記者們,對於在蔣家大垸受到的熱烈歡迎,十分高興。高興之余,也有些訝異。因為他們此番采訪,都比較低調。記者的意見,是不要“大動幹戈”搞得動靜太大,采訪到的情況,就不免含有許多水分。盡量低調一些。反倒能接觸到最真實的情況。沒想到剛一到蔣家大垸,就感受到了“幹群魚水情”記者們不禁感嘆了一番。

這個領導幹部,只要心中裝著群眾,自然就會得到群眾的真心愛戴和擁護。

不料采訪到一半的時候,記者忽然發現,蔣家大垸的群眾,真正記掛的,並不是韓旭這個市委一把手,而是市長柳俊同志。

當隨行的幹部向群眾介紹了韓旭和記者的身份之後,群眾熱情接待,然後忽然冒出一句話——你們是柳市長派來的吧?

此言一出,記者面面相覷,韓旭的神情,更是要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瞧這話說得,市委書記是市長派來的?

好在是面對最基層的群眾,記者們倒也能夠理解,人家不懂得黨委政府的排序嘛。

陪同采訪的白湖縣幹部,就慌忙向群眾解釋,韓旭是市委書記,潛州市的一把手。結果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群眾益發的糊塗了。

怎麽,難道市長不是最大?

在大夥心目中,柳俊才是潛州市的“一哥”不怪群眾這麽想,柳市長是真對他們好啊,至於韓書記,以前也沒見過嘛!

且不管誰是“一哥”群眾一坐下,就七嘴八舌的向記者們說起市裏縣裏的好來,政策好,幹部好,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這一切,都是搭幫柳市長。

“我們潛州,有柳市長這樣的好領導,真有福氣!”群眾異口同聲地說道。

聽到這個話,韓書記的臉有一瞬間變成了豬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