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高長宏的請求(第2/2頁)

事實上。柳俊這個分析,與他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轍。高長宏當初聽說柳俊拒絕了“偉峰鋼鐵聯合公司”導致偉峰轉而在玉蘭市投資,對於柳俊“宏觀調控說”不是很認同。他此番當面動問,也是想要再驗證一下自己的判斷,是不是出現了失誤。

看上去,柳俊就是在和韓旭鬥氣。

不料柳俊竟然會說出“供不應求”這樣的話來。

柳俊不待高長宏說話,接著說道:“但是,這個大的趨勢,並不代表著鋼鐵行業可以無序發展。很多投資商。他們只看到鋼鐵行業未來旺盛的市場需求……這一點,他們是有把握的,在商言商,對於市場的走勢,他們可能比我們政府預測得更加精準……但是商人,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簡單來說,他們只看到了投入和產出的比率,有利可圖,就急著上項目。其他的,他們並不關心!”高長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柳市長是說,長遠的利益?譬如高能耗、環境汙染、原礦成本、惡性競爭等等……”

“對,這些東西,現階段我國的企業,是很少去考慮的。尤其是前兩樣,畢竟與他們沒有最直接的利害沖突。但是作為政府,可持續發展,是必須放在首位來考慮的。鋼鐵行業是戰略行業,國家不可能完全放開。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全民大煉鋼,我們已經有過一次教訓了。這樣的教訓,一次就已經夠了,不必反復嘗試。”柳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坐直了身子,徐徐說道。

聽柳俊提到了幾十年前的大煉鋼鐵,高長宏又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一之為甚,豈可再乎?”

“鋼鐵行業,搞遍地開花,是不可取的。以潛州為例,搞鋼鐵企業,並沒有資源優勢,也沒有地域優勢,引進偉峰公司,短期內是對拉動GDP,拉動就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長遠來看。站在國家的層面來看,偉峰公司縱使在潛州站穩了腳跟,創造了效益,也是得不償失的。大家有樣學樣,蜂擁而上,必定造成重復建設,加重環境汙染,原礦也會供應緊張,很容易被礦業公司掐住脖子。到時候,因為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鋼鐵制品持續漲價,我們國內的消費者,要承擔漲價的後果,支付更多的錢。但是這筆錢,並沒有被鋼鐵公司賺到,而是被境外的礦業公司賺取了。我們拼命的煉鋼,結果最大的利潤,歸了別人,還要承擔環境汙染,單位能耗大漲的後果。仔細算一算這筆賬,不劃算!所以,宏觀調控勢在必行。”柳俊篤定地說道。

高長宏卻蹙起了眉頭,似乎很是憂慮,緩緩問道:“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一個死胡同?長期的供求失衡,又用什麽方式來解決呢?”柳俊笑了笑,說道:“我個人認為,鋼鐵行業集中在少數交通便利的城市,集中由少數有實力的巨型企業來做,是比較合適的。實力強大的鋼企,可以通過大生產降低成本,通過規模采購來反制境外的礦業公司。同時也避免國內鋼企過多,惡性競爭,給外人各個擊破的可趁之機。”

“有道理!”高長宏頻頻點頭:“宏觀調控,不是要削減鋼鐵產量,只是削減鋼企的數量。”柳俊微笑頷首。

看得出來,高長宏不是在應付他,而是完全聽進去了。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柳市長在經濟建設方面,果真是大才!柳總理家教淵源啊……”高長宏笑著發了一句感慨。

柳俊便欠了欠身子。雖然他與高長宏是平輩,人家稱贊他的老子,卻是一定要表示感謝的。

“柳市長,這次三講教育,我和中央巡視組的同志們,可能會在潛州呆一段時間,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在空閑的時候,以私人的身份,去潛州各地看一看,不知道會不會耽擱柳市長的時間?”高長宏眼望柳俊,很誠懇地說道。

柳俊笑道:“高司太客氣了,我也很想和高司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