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平衡(第2/3頁)

所以盡管書記辦公會上是二對一,孟宇翰也並非全無辦法。很簡單,柳晉才和唐海天要想提拔自己的幹部,就得和我老孟商量著辦,你們上一個,我也要上一個。好白菜就那麽多,哪個不眼紅?你們拱一顆,我也拱一顆,大家扯平,誰都不吃虧。

官場爭鬥,聽起來滿神秘,說白了也就那麽回事,無非是利益地糾葛罷了。

看上去,孟派和柳派暫時達成了一個脆弱地平衡。柳派略微占優。孟宇翰上任五個月,能夠在嚴玉成和柳晉才經營了三年的向陽縣取得這樣的“成績”算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人的貪欲是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孟宇翰以縣委書記之尊,絕不樂意總是以下風之勢打個平手。縱觀寶州地區七縣一市,有哪個書記當得像他這麽窩囊的?特別是和他同時調動地嚴玉成,到得寶州市之後。如同“黑旋風李逵”一般,舉起大斧“排頭砍去”短短幾個月時間,不要說科級幹部,便是副縣級幹部,也砍翻三四個,一把手當得威風凜凜,霸氣盡顯。

唉,這也難怪。人家是去收拾爛攤子的,自家頭上頂著個“地委委員”地大帽子不說,還有龍鐵軍全力支持,這一頓斧子砍起來便加倍酣暢淋漓。向陽縣卻是去年進步地典型,地委的要求很明確,只能繼續進步,不能倒退。當初劉文舉舉薦孟宇翰來向陽縣,“借勢鍍金”地意圖很明顯。

有優異成績墊底。升官有底氣啊!

但是不管怎麽說,自己不能做個軟柿子,被柳晉才和唐海天這麽隨便捏!

要想做“硬柿子”孟宇翰首先就要改變書記辦公會的格局。這時候要求地委派一個副書記下來明顯不合適,而且就算地委答應了,誰知道派來的這位。和自己對不對路?萬一又是個刺頭,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孟宇翰舉薦地是馬智寬。理由倒也充分,中央不是要強化經濟體制改革嗎?縣革委主管經濟建設,增強力量很有必要啊。馬智寬同志資格很老,工作能力和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提一小格上個副書記,有什麽不應該的?

地區倒是挺給面子,同意了。

孟宇翰大喜,再接再厲,又以同樣的理由向地委推薦分管農業的縣革委副主任蔣立群進入縣委常委會。

在蔣立群和林雲這兩個縣革委副主任之間。孟宇翰是做了一番權衡的。林雲資格老。是以前王本清線上的人,一直以來被邊緣化。對嚴玉成和柳晉才心懷不滿,只是敢怒不敢言。舉薦林雲的話,他一旦入常,肯定毫不猶豫倒向自己這一邊。不過要在地區通過難度太大。

究其原因,也在於林雲地“王派”背景。縣革委正副主任七個,常務副主任馬智寬已經明白無誤地倒向孟宇翰,如果再加上林雲這麽一個常委副主任也和柳晉才不對路,這個縣革委主任就難當了。地委假設這麽幹,那還不如直接調走柳晉才靠得住些。沒的整日內耗,耽誤工作。

那麽蔣立群呢,地區農業局下來的,明顯有鍍金的意思,明年換屆時估計要高升的。推薦他地區通過的可能性比較大。況且劉文舉也透露過,蔣立群雖然不是他線上地人,也還比較靠近,關鍵時刻,或許用得上。

不過這一回,地區便沒那麽爽快了。遲遲未作答復。孟宇翰不免甚是心焦。

……

與孟宇翰心力交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兒子孟躍進孟少爺的形勢卻是一片大好。

“滋潤啊,俊哥……”方奎端著酒杯,不住嘖嘖嘆息,眼中流露出無限羨慕和向往。但是這小子羨慕和向往的對象卻不是本衙內,而是孟躍進與馬文才。

上次我給方奎支了個招,方奎這小子屁顛屁顛的跑去和孟少爺馬少爺二位衙內一說,這兩位立馬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得頭發都豎了起來。

“兄弟,你小子不愧是搞警察的,腦袋瓜子就是好使……這麽好的主意怎不早說?怎麽樣,一塊幹了?”孟躍進猛拍方奎的肩膀。

嘿嘿,這個事情俊哥可是有過明確交代的,這趟渾水老子才不趟進去呢。

“別,還是你們兩位搞吧,我是警察,不好搞這個。不過你們放心,要是有什麽風吹草動,我一定第一個通知你們。”方奎搬出的理由倒也充足。

孟躍進也就這麽一說,見方奎拒絕,當即不再提起。奶奶地,這完全地無本生意,幹嘛要多叫一個人來分潤好處啊?若不是馬文才跟得緊,孟躍進怕是連他都要撇開,索性單幹。

孟少爺歷來不怕吃獨食肚子痛!

聽方奎講孟躍進就邀了他一次,再沒二話,我不禁搖了搖頭,孫有道也搖了搖頭。程新建和黑子卻不明白我們搖頭是何用意,方奎就更不明白了。